艾条悬灸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系指用纸包裹艾绒卷成长圆筒状,一端点燃后,在穴位或病所熏灼的一种灸治方法。艾条灸疗最早见于明•朱权的《寿域神方》,后又在艾绒中加入某些药物,称“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如《本草纲目》载有以“雷火针”治顽痹及闪挫肿痛;《种福堂公选良方》载“百发神针”治腰痛、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等。。现代遂演变为单纯艾条灸和药物艾条灸二类。纯艾条,亦称清艾条,指单纯用艾绒放在细棉纸中卷制而成,长20cm,直径1.7cm,每支重约30g(内有艾绒24g),可燃烧1小时左右。药物艾条又称药艾条,即在艾绒中加入药末(每支加6g)后卷制而成。药物处方颇多,比较常见的为: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