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塑人像
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为迄今所知黄河流域年代最
早的一件陶塑人像,于1977~1978年在河南密县莪沟北
岗遗址发现,属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物。头
像用泥质灰陶制成,高约4厘米,颈下部分残缺;作扁头
平顶、宽鼻深目、前额陡直、突颏缩嘴的造型,具有老
年妇女的形貌特征,可能是当时受人尊敬的氏族老祖母
形象。其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是,从其信手捏成,略
加锥划即现老妪特征的作法来看,不失为质朴传神的原
始社会雕塑佳作。
仰韶文化陶塑人像出土于渭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地
区的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数量较多,形式丰富,通常包
括圆雕头像、圆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装饰着圆雕头
像的陶壶、陶瓶等。
仰韶文化圆雕头像,以西安半坡出土者年代最早,属
距今约6800年前的半坡类型遗物。头像高4.6厘米,用细
泥捏塑而成,陶色灰黑,塑工较粗。面部略呈方形,五
官皆用泥条或泥片捏合,嘴唇已脱落,眼眶及耳孔皆锥
刺而成,头顶到颈部贯穿小孔。其捏塑手法与形貌,和
裴李岗文化雕塑人头相仿,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件头像也
是氏族老祖母的形象,反映了妇女在当时享有崇高的社
会地位。
甘肃礼县高寺头1964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是仰
韶文化陶塑人像的杰作。头像残高12.5厘米,用堆塑与
锥镂相结合的手法制成,陶色橙黄,颈下部分已缺,原
先可能是陶壶器口的装饰。头顶锥刺着一个小孔,前额
至后脑堆塑着半圈高低起伏的泥条,仿佛盘绕在额际的
发辫。脸型丰满圆润,五官部位安排准确,那微启的嘴
巴仿佛正在娓娓地谈话,神态颇为优美,堪称中国原始
社会人像雕塑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