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石像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1对大型石刻,是原存
陕西省长安县常家庄的牵牛石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
两者东西相隔约3公里。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它们
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在上林苑“发谪吏穿昆明池”
时建立的,按左牵牛、右织女的格式,设置在昆明池东
西两岸,故而又称汉昆明池石刻。牵牛石像高 258厘米,
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作跽坐状;织女石像高228厘米,
作笼袖姿态。这组石刻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均用
花岗岩雕成,石像形体高大,是中国早期园林装饰雕塑
的代表。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1对大型石刻,是原存
陕西省长安县常家庄的牵牛石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
两者东西相隔约3公里。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它们
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在上林苑“发谪吏穿昆明池”
时建立的,按左牵牛、右织女的格式,设置在昆明池东
西两岸,故而又称汉昆明池石刻。牵牛石像高 258厘米,
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作跽坐状;织女石像高228厘米,
作笼袖姿态。这组石刻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均用
花岗岩雕成,石像形体高大,是中国早期园林装饰雕塑
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