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配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古代吉礼的一种。指大臣凭功绩及生前官爵祔祀于帝王宗庙。起源甚古,为宗庙制度之一。如宋代太祖庙,以功臣赵普、曹彬配享;太宗庙以薛居正、潘美、石熙载配享;真宗庙以李沆、王旦、李继隆配享;仁宗庙以王曾、吕夷简、曹玮配享;英宗庙以韩琦、曾公亮配享;神宗庙以富弼、王安石配享;哲宗庙以司马光配享,等等。享,也作“飨”。在封建时代,唯宰执名臣得以配享,每代仅二三人,是人臣死后最高的荣誉。《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郑玄注:“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死则于烝先王祭之。”《通典.礼十》:“按先典祭祀之礼,皆以生前尊卑之叙以为位次,功臣配食于先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