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云

杨小云
简历:
1991年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服装学院;2003年结业于文化部高级研究班;同年就读于中央美院胡明哲工作室;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蒋采萍重彩画研究生班;2007就读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彩画高研班.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2007年作品《月影风清》、《悠然》在山东举办巡回展并被收藏;作品《竹》参加了工笔重彩画协会举办的小幅工笔画作品展。作品《渔-Ⅰ》、《渔-Ⅱ》被收入《中国当代绘画交流》。作品《庭芳》、《晖》、《渔-Ⅰ》、《荷》等刊登在《美术界》杂志。《余雪二》参加中国艺术研究生院2006届毕业生作品展,和《渔-Ⅰ》、《恒》等三幅作品收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工作室外2006届毕业生作品集;2006年作品《余雪一》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奨并被收藏;同年作品《余雪一》、《余雪二》、《月影风清》被收入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集;2003年作品《中华情》入选中国第二届重彩画展。
作品:
杨小云,本名郑玉岫,原籍辽宁盖平,1943年11月6日生于北平,后移居台湾。作品体裁包括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1966岁即开始创作, 处女作为小说《蓝色的梦》。1979年以 取材于真实事件的长篇小说《水手之妻》风靡文坛,成为知名小说家。先后出版有长、短篇小说二十余部,多次获台湾文艺大奖。1981年以长篇小说《等待春天》获得中兴文艺奖章小说奖。1982年以长篇小说《无情海》获中山文艺奖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勇的故事》、《豆豆的世界》、《我爱丁小丙》、《嘉嘉流浪记》、《小莹和她的朋友》等,辑入九歌出版社“九歌儿童书房”系列。曾为台湾中华日报、自立晚报撰写专栏文章,作品以温情、励志为特征。梁实秋先生称赞她的小说“大笔如椽”,柏扬先生评价她的作品“蕴藉而余味无穷”。
小说之外,杨小云并在多家大报副刊写专栏,散文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她的散文集,大都由马来西亚改印简体字版,其中《活出自己的味道来》、《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拥抱幸福其实很简单》等,均荣登台湾最大连锁书店金石堂畅销排行榜,同时,她连续五年获选为金石堂年度十大畅销女作家。
作品年表:
斜阳(长篇小说1966)
千里烟云(长篇小说1966)
我十八岁(长篇小说1967)
水手之妻(长篇小说1979)
抓紧生命线(短篇小说集1980)
不是雨季(长篇小说1981)
等待春天(长篇小说1981)
无情海(长篇小说1982)
明日之旅(长篇小说1983)
小勇的故事(儿童文学1983)
豆豆的故事(儿童文学1984)
痴心井(长篇小说1984)
灵犀一点(散文集1984)
圆内圆外(杂文集1985)
女儿心(长篇小说1986)
有你·有我(杂文集1987)
她的成长(长篇小说1987)
爱的组曲(短篇小说集1988)
路的那一头(长篇小说1989)
人缘·情缘(散文集1989)
那两个女人(长篇小说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