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露
姓名:曹云露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安徽寿县
出生年月:1910年
牺牲日期:1939年10月21日1917年从邻村邢家岗张树侯先生读书,1922年就读于小甸集小学。1924年进入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淮上中学补习班”学习,并秘密参加“皖北青年社”(即黄青团组织)。1925年,赴凤阳安徽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因聚会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遭到地方当局的粗暴干涉,遂愤然离校回家。1926年,贵池中学读书。1927年,弃学回乡参加革命。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奠寺小学教书,秘密宣传革命。1930年,与曹鼎、曹广化发动农民、学生数百人,将土豪方贤甫、方朝先揪出游街示众。1931年,瓦埠农民暴动失败后,他在艰难环境中继续坚持地下活动。1932年4月,参加曹广海、孙瑞训领导的游击活动,成为游击队的骨干。1934年,中共寿县中心县委将各游击小组合编为皖北红军游击大队,他任组织组长。曾以送“明信片”为名,率领游击队员趁势袭击众兴集区公署,缴枪30余支。9月,出任由皖北游击大队与合肥游击队合编成的皖西北游击大队参谋长。1935年2月,被选为中共皖西北特委宣传委员。皖西北游击大队扩编为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后,他任师参谋长,并率部经常活动于舒城、庐江、合肥、无为、巢县、含山、潜山、太湖等地区,先后镇压了肥南尹家店民团团长余国风、聚集集民团团长老万头、五十铺民团头子宣冠伯和臭名昭著的“汪家五虎”,缴获一批枪支。同年夏,奔袭合肥西乡魏西洼子的反动武装,活捉民团头子魏守殿。9月率“黄渡之战”突围人员进入大别山,与孙仲德会合,进入舒城春秋山一带活动。1935年12月,他率部再次攻打庐江北乡戴家桥,开仓济民。1936年2月,被选为特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6月,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2月,回安徽开展敌后抗日工作,途中,中原局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他被任命为工委书记。为成立寿县东南抗日后援会,凤阳抗日游击大队,恢复寿县、六安、合肥、舒城、庐江、无为、巢县等县党组织作出贡献。1938年5月先后任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第三直属大队大队长、中共寿县中心县委书记兼寿县县委书记、新四军四支队第二游击纵队政治委员。后因受纵队司令员的诬陷,被调往鄂豫皖区党委另行分配。1939年春,被派往鄂东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后为新四军五大队)任第三营(即三中队)教导员。为扩大抗日武装,加强部队政治思想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1939年9月,在鄂东“夏家山事件”中,被扣留押解浠水。10月21日,被杀害于湖北浠水县汪岗乡南氏祠。
曹云露,男,1957年5月生,安徽淮南人,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三明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院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
1993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矿山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曾任安徽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为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制图》校级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现为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国家煤炭行业“653工程”人才库(机电专业)专家;安徽省工程图学会、安徽省自动化协会、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共发表各类论文40多篇,完成纵向、横向科研课题多项。
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等课程和研究生《损伤力学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机械可靠性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硕士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材建设方面:主编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2005年6月获“第18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现代工程制图》(2006年1月列入安徽省高校“省级规划教材”)两套非机类教材,分别于2004年9月和2006年2月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科研方面:主要是在计算机绘图、优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等方向上作了一些研究工作;承担的课题有《HT-7U超导磁体的结构分析及导体的力学实验》、《E2级小型汽水两用炉CAD系统的研制》、《大跨度桥式抓斗起重机主梁的结构优化设计》、《振动压路机新型振动轮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重庆港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管理仿真系统应用基础研究》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参与了“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研究工作,主要负责HT-7U超导磁体系统支撑结构的设计及预研,整个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内容涉及机械、电磁、真空、低温、超导等诸多学科。
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主要是对普通高校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研究。2004年9月,参加了由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SEE)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论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tinu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被收入ASEE出版的会议文集。
1993~1994年度淮南矿业学院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先进个人;1999.1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博士所长奖学金一等奖;1999.12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博士生优秀学生干部;2004~2005年度安徽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