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1886年进士,散馆编修、吏部主事。曾与黄遵宪创办湖南时务学堂,深受张之洞器重。陈三立为近代诗文名家,同光体赣派代表人物,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汪辟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推其为“及时雨宋江”,实即同光体诗坛祭酒,多数读者可能熟悉的是《围城》中董斜川的评价:“陵谷山原”,原(陈散原)即陈三立。1902年任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总稽查,1904年底与缪荃孙、方履中一同奉端方之命整顿三江课程,并就任三江总稽查。
父亲陈宝箴是维新派人物,
陈三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但戊戌变法后,甚少插手政治,自谓“神州袖手人”(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评价
“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饮冰室诗话》,梁启超。)
年表
1853年出生
光绪8年:参加乡试,不以八股文而以散文体作答,初选遭弃,主考官陈宝琛发现,方选为举人
光绪12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
光绪21年:弃官吏部主事一职,往湖南助其父推行新政
1898年:戊戌政变,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晴庐
光绪26年:移居南京,父亲去世
光绪29年:办家学,赞助柳诒徵办思益小学
光绪31年:与李有分等人办铁路公司,筹建南浔线
光绪34年:与汤寿潜组织中国商办铁路公司
1903年: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
1911年:反对武昌起义、民军。移居上海
1911年-1915年:与其他留恋清朝的文人组织诗社
1923年-1925年:居杭州。
1924年4月:和泰戈尔见面(徐志摩为两人翻译),获赠一书
1926年底:居上海
1929年11月:回庐山,期间写下的诗集于《匡庐山居诗》
1930年:倡议重修《庐山志》
1932年:获邀出席“国难会议”,不去
1936年:和胡适获邀代表中国出席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笔会,但没成行
1937年:芦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
陈散原像,亦为徐悲鸿所绘,炭精笔,纸本,画于1928年
部分作品
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园居看微雪
初岁仍微雪,园亭意飒然。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冻压千街静,愁明万像前。飘窗接梅蕊,零乱不成妍。
晓抵九江作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鼾声临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鸦万峰颠。
陈三立: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
代表中国旧文学的陈三立是晚清民初的著名诗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陈三立生于1853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年少博才的陈三立才识通敏,“倜傥有大志”,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
陈立三先生行书立轴代表中国旧文学的陈三立是晚清民初的著名诗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陈三立生于1853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说到陈三立,不能不先谈谈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陈宝箴,字右铭,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187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陈宝箴正在酒楼饮酒,见到圆明园火光,一时满腔悲愤,拍桌号啕,旁坐者为之动容。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陈宝箴再次痛哭:“无以为国矣”,屡次上疏,痛陈利害得失。陈宝箴先后任河北道、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等职,但一直没有真正一展宏图的机会。
受到父亲影响,年轻时的陈三立就对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年少博才的陈三立才识通敏,“倜傥有大志”,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光绪八年(1882年),陈三立参加三年一届的乡试,因深恶“八股文”,应试时,不按考场规定文体(八股文),而以自己平素擅长的散文体答卷。其卷在初选时曾遭摒弃,后被主考官陈宝琛发现,大加赞赏,从落第卷中抽出选拔为举人。光绪十二年,陈三立赴京会试,中进士,授吏部主事。但当时吏部弄权,积重难返,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陈三立虽有经世大志,但难有施展。1898年李鸿章赴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三立闻讯,激愤异常,致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李鸿章,安微合肥人),以谢天下”。当然,深谙官场之道的张之洞并没有理会陈三立的吁请。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终于等来了独当一面、施展抱负的机会,被诏命为湖南巡抚。当时的清政府积贫积弱,甲午之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是一落千丈。陈宝箴打算以湖南一隅为天下先,创立富强根基,使国家有所凭恃。为了帮助父亲实行抱负,年富力强的陈三立放弃了吏部主事之职,随侍父亲到湖南上任。陈氏父子联手,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在湖南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一时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有人把这时的湖南比做日本幕府时期的萨摩和长门。这其中,陈三立起到重要作用,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并称“维新四公子”,名动一时。
萨摩和长门的改革,促进了明治维新的成功。但陈氏父子希望“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的愿望并没有实现。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陈宝箴因保荐“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和刘光弟而被革职,“永不叙用”。陈三立也被加上“招引奸邪”的罪名,与父亲一起被清廷革职。父子在湖南的改革措施一一被废。至此,陈三立的所有政治抱负尽付流水。
陈三立与父亲被革职后,罢归江西南昌,并在南昌西山筑室而居。父子二人虽自放山水间,但仍然不能俺饰心中的难言之痛,“往往深灯孤影,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陈宝箴在西山家中被慈禧秘密赐死,怀着巨大难言家国隐痛的陈三立从此以诗歌自娱,开始了诗人生涯。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