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学院

◆【学院名称】中文全称:钦州学院
英文名称:Qinzhou College
◆【学院性质】全日制综合性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代码】11607
◆【未来目标】创办北部湾大学
◆【学院历史】※197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钦州地区师范学校。
※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普通大专班。
※1982年,学校改名为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5年,学校增设“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分院”。
※1991年,原国家教委主任、党组书记何东昌一行对建立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1991年5月2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填补了广西沿海三市没有普通高校的历史空白。
※2001年9月,经广西教育厅批准,学校和广西民族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联合培养“3+2”制全日制本科生。
※2004年6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钦州民族师范学校(含广西电大钦州分校)并入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成新的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11月18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专升本”进行实地考察。
※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钦州学院,学院代码为11607。
※2006年12月,以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为团长的中央考察团到广西沿海三市考察后,从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建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2007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同意钦州学院成立北部湾大学筹建办公室,为钦州学院实现新一轮腾飞指明了方向。
※2008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同意增列钦州学院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同意增列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2009年,经自治区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批准,新曾航海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体育教育、美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和应用越南语、会计电算化、家政服务等3个高职高专专业,从而结束了广西高等教育没有航海技术专业的历史,我校本科专业也实现了经济学专业“零的突破”,从5大学科门类增加到7大学科门类,涵盖了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至此,学校由专科向本科转型、以本科专业为主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服务北部湾、服务东盟的能力日益增强。
◆【学院概况】钦州学院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钦州市,位于迅速发展的北部湾核心工业区,处于广西沿海的中心地带,是广西北部湾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院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00多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的学院扩建工程(含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征地1500亩,学院本部扩征330亩等项目)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推进

项目。学院使用意大利发展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准,项目基金约为1000万欧元。学院设置15个系、部、二级学院,有学生1万多人(含留学生)。办学36年来,学院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别是为钦州、北海、防城港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学院现开设普通本科专业24个(42个专业方向),专科专业38个(48个专业方向)。所开专业涵盖了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
2009年面向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四川、云南、海南、贵州、重庆、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新疆、甘肃、安徽、宁夏等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院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较雄厚。661名在岗教职员工中,有专任教师45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28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68人;外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教授25人。 学校结合广西北部湾地区和东盟各国经济

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特点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现有专业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港口物流、海产品储运与加工填补了广西高校中没有航海技术专业和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面向国内23个省区招生,面向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招收留学生。2009年年初,我院第一批外国留学生顺利毕业,现第二批留学生已到校学习。
2007年,在广西教育厅的高校服务区域划分中,钦州学院与广西大学等五所院校被列为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的大学。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服务大西南”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 “强化三种意识、实现两个转变、打造五大品牌”的“325”办学思路,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齐心协力搞建设,同心同德谋发展。强化三种意识,即强化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市场意识;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尽快从专科向本科、从师范类院校向综合性本科院校的转变;打造五大品牌,即努力打造“临海工业”、“石油化工”、“海洋经济”、“东盟”、“北部湾经济”等五大品牌。

为建设一所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最具活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探索办学经验,逐步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迅速加快,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北部湾沿海三市,三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钦州学院的建设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平台。未来几年,北部湾经济区对石油、化工、电子、造船、外语、旅游、港口经济、海洋经济、东南亚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北部湾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北部湾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到2010年,学校学生规模将达205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将达到8000人,专科生4000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人,留学生300人,成人教育学生8000人。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达30个以上,系部设置中,按学科门类的发展,逐步组建成二级学院。

现在钦州学院正值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东盟有关国家的广泛认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作重要指示,要努力把广西沿海地区建设成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特别是要发挥好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作用。努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2006年12月,以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为团长的中央考察团到广西沿海三市考察后,从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建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07年3月,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同意钦州学院成立北部湾大学筹建办公室,为钦州学院实现新一轮腾飞指明了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不太远的将来,一所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北部湾大学一定会屹立于风声水起的北部湾畔。
◆【区位优势】△ 2008年1月16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

家战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的重大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望开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逐步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
△ 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批复》称,钦州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保税港区四至范围:北至金光工业园启动区,西至钦州港10万吨进港航道,东至大环作业区后方陆域,南至大榄坪南作业区为界。钦州保税港区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之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钦州保税港区的获批对经济区现代化亿吨大港的建设,提高北部湾港口在世界港口航运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钦州市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的中心, 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心区域, 处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汇处,地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利,气候宜人。广西北部湾海岸线长1595公里,其中钦州市海岸线长520.8公里;钦州港拥有68.8公里长的深水岸线,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西南大通道最便捷的出海口,早在8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已经在《建国方略》中把钦州港规划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如今钦州港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要港口,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起到“桥头堡”的重要作用。这座得名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人文资源丰富,是著名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的故里;这里也是著名的亚热带水果之乡和海产品基地,三娘湾滨海景区

、刘永福、冯子材故居、八寨沟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经济区内还有著名的北海银滩、东兴中越边境景区。区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钦州学院的建设提供了迅速发展的平台。2006年9月,广西沿海港口被纳入国家规划建设的五大区域港口群之一 。其中,防城港被列为全国24个主要枢纽港口之一,钦州港、北海港被列入全国25个地区性重要港口。钦州市实施“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战略,临海工业快速发展,将逐步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工业区,一大批大型工业项目落户钦州,如国家重点项目、广西最大的工业项目、年产1000万吨的中石油大型炼油项目已开工建设,由印尼金光集团投资350亿、亚洲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项目落户钦州并大面积破土动工,

装机容量320万KW的大型燃煤电厂第一期已投产。在北海市、防城港市,也有一批重大项目在实施,如北海市的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信息产业基地项目,防城港市的1000万吨钢铁项目、600万KW核电站项目等等。这些项目投产后,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将会拉动整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并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北部湾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北部湾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为钦州学院的发展带来了灿烂的前景,为创办北部湾大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为钦州学院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钦州学院全力做好就业教育、指导和推荐工作,毕业生就业率高,多年来均居广西同类、同层次院校前列。
◆【学院承诺】※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有用人才。
※二、全面履行职责。狠抓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设备较为齐全、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积极采取措施,谨防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
※三、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优化工作程序,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培育优良校风,树立良好形象。以学生为本, 关心爱护学生,保障合法权益。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五、强化服务意识。确立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三服务”理念,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为教学系部和师生员工排忧解难。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保证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85%以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给师生员工满意的答复。
※六、努力办好实事。积极帮助本校联系的支教点办好教育,支持当地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师公寓楼建设,努力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奖学金管理,采取多种措施资助困难大学生,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七、推进校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对学校的重大决策、举措、办事制度及有关事项等通过会议、公示等适当方式及时进行公开,增加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八、坚持廉洁办学。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实行“阳光招生”,杜绝虚假宣传,规范教育收费,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组织收费,并公示有关收费内容。
◆【现任领导】☆党委:
书记--------------银建军
党委副书记------赖 每
☆行政:
院长------------- 李尚平
副院长-----------徐书业
副院长-----------曾 彦
副院长-----------王国红
◆【联系方式】
学院院本部:广西钦州市南珠西大街
学院东校区:广西钦州市育才路
邮编:535000
钦州学院网站:http://www.qzu.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