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垛口 :

duǒ kǒu

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另见duòkǒu。

两个垛子间的缺口。泛指城墙上的女墙。《花月痕》第四回:“回望城上垛口人俱站满,敌楼上悬出一盏大红灯,上写著斗大的一个‘顺’字。” 贺敬之 《西去列车的窗口》诗:“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梁斌 《红旗谱》四六:“他躺在床上,望着楼顶,望着这远方静谧的城堡上的垛口。”

在墙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齿形垛口,是战斗人员瞭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用的。

具体构造是:从墙上地坪开始砌至人体胸腹部高度时,再开始砌筑垛口。垛口一般砌筑成矩形。垛口上部砌有一个小方洞即瞭望洞。瞭望洞的左右侧面砖呈内外八字形,这是为了便于瞭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下部砌有一个小方洞,是张弓发箭的射孔。射孔底面向下倾,便于向城下射击敌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