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bubble wake

又称尾涡。不同颜色的两层粒子处于临界流化状态时,观察床层内气泡的上升过程。可发现气泡底部的低压区有夹带粒子向上运动的能力,即在上升气泡的下部存在着一个以同样速度,随着气泡一起上升的颗粒群,称为气泡尾涡。尾流中随气泡到达床层表面的颗粒,在气泡崩破时散落在床层表面,尾涡是床内颗粒激烈运动的主要来源。

尾流是指在飞行时,由于翼尖处上下表面的空气动力压力差,产生一对绕着翼尖的闭合涡旋,通常尾涡在飞机起飞前轮抬起时产生,在着陆时前轮接地即结束。

2 尾流的特性

2.1 尾流由滑流、紊流和尾涡三部分组成。

2.2 尾流在飞机后面一个狭长的尾流区里形成极强的湍流。尾涡流场的宽度约为两个翼展,厚度约为一个翼展。

2.3 尾流的强度由产生尾涡的飞机重量、飞行速度和机翼形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飞机的重量。尾涡强度随飞机重量、载荷因数的增加和飞行速度的减小而增大,曾测得最大的湍流切线速度达67米/秒。

2.4 当重型飞机在光洁构型下低速飞行时,将会产生最强的尾流。

2.5 尾流是向外和向下扩散运动的。在空中,尾流大约以120-150米/分钟的速率下降(最大可达240-270米/分钟),在飞行高度以下约250米处趋于水平,不再下降。当存在侧风的时候,尾流将向下风方向移动。当存在顶风时,将在飞机的后方延长尾流区。当存在顺风时,尾流将增加向外扩散的速度。

3 尾流的危害

3.1 当后机进入前机的尾流区时,会出现飞机抖动、下沉、改变飞行状态、发动机停车甚至翻转等现象。小型飞机尾随大型飞机起飞或着陆时,若进入前机尾流中,处置不当还会发生事故。

3.2 后机应该在不低于前机的飞行高度上飞行,方可免受尾涡的危害。

3.3 后机从后方进入前机的一个尾涡中心时,一个机翼遇到上升气流,另一个机翼遇到下降气流,飞机会因承受很大的滚转力矩而急剧滚转。滚转速率主要取决于后机翼展的长度,翼展短的小型飞机滚转速率大。如果滚转力矩超过飞机的控制能力,飞机就会失控翻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