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臣之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不臣之心 (bù chén zhī xīn)

解释: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示例: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用法:作宾语;指人的野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