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Acanthostega(棘螈)

这种生物已经演化出前后肢,但每肢都有8趾。而且,它具有更多的鱼类特征,如有鳃、鳍和只能在水中起作用的感官。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珀·阿尔博格说,Acanthostega也许一生很少会离开水。

背景

镇海棘螈属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棘螈属,是我国目前仅有的1种棘螈,只分布在北仑区九峰山风景区海拔100 - 200米的丘陵地带,专家称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它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觅食,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为食,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3月份为冬眠期,4—5月份是棘螈的繁殖期。卵孵化所需的时间为40天左右,从卵膜孵化出来的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58-88天,直至四肢脚趾发达,鳍鳃蜕变,皮肤粗糙后上岸,从此永远不再入水。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物种。而今镇海棘螈仅存有300多尾,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目前1590只)、新疆北鲵(目前不足4000尾)等极度濒危的物种数量还少。近年来由于气候急剧变化,人类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使该物种越来越难以发现。

宁波北仑是镇海棘螈的重要栖息地,但当地人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在保护区里,人们种植茶树、橘树,大量占用了棘螈的生活空间,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导致棘螈的生活生态环境变得极为恶劣。近几年,棘螈的数目更是急剧下降,形势不容乐观。这使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就镇海棘螈的濒危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积极可行的保护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