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壁山上龙
杨氏壁山上龙[Bishanopliosaurus youngi]
1980年,董枝有描述了在四川省壁山县发现的蛇颈龙,将它命名为杨氏壁山上龙[Bishanopliosaurus youngi]。它是一副缺失头骨的蛇颈龙骨架,全长约4米。杨氏壁山上龙是中等大小的蛇颈龙,它的颈椎椎体较短,腹面有纵嵴。它的乌喙骨长而窄,其后外侧角不发育,肩胛骨为一般蛇颈龙型。肠骨小,耻骨扁圆,坐骨短,肱骨与股骨等长。它也发现于内陆湖盆沉积,时代为侏罗纪早期。活动於淡水湖及河流中。
杨氏壁山上龙[Bishanopliosaurus youngi]
1980年,董枝有描述了在四川省壁山县发现的蛇颈龙,将它命名为杨氏壁山上龙[Bishanopliosaurus youngi]。它是一副缺失头骨的蛇颈龙骨架,全长约4米。杨氏壁山上龙是中等大小的蛇颈龙,它的颈椎椎体较短,腹面有纵嵴。它的乌喙骨长而窄,其后外侧角不发育,肩胛骨为一般蛇颈龙型。肠骨小,耻骨扁圆,坐骨短,肱骨与股骨等长。它也发现于内陆湖盆沉积,时代为侏罗纪早期。活动於淡水湖及河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