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温鼎

晋侯温鼎(M13:103)
高23.7,16.4厘米
1992年晋侯墓地13号墓出土
方折沿,腹略鼓,附耳,卷尾鸟形扁足,扁足间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3个十字形镂孔。口沿下有一周3组相对的回首龙纹,这是西周穆、恭时期较流行的一种龙纹形式,与该墓的时代也是相符的。器腹内壁铸有铭文5字,记晋侯作此鼎。从其形制看,它应该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炭加温的温鼎,托盘中的镂孔用于通风、去灰。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温鼎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一件方鼎,器腹分为两层,下层有一扇可以翻启的小门,应该是最早的温鼎。西周早期以后,温鼎出土稍多,但扁足温鼎的器腹,一般是浅腹圜底的式样,晋侯墓出土的这件温鼎器腹较深,是扁足温鼎中的一种新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