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形切除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宫颈锥形切除术

宫颈锥形切除术,及其意义解释

宫颈锥形切除术(简称宫颈锥切)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多在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这种手术: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多次发现有恶性细胞,阴道镜检查无异常,宫颈活检或分段诊刮颈管阴性者,应作宫颈锥切进一步确诊。

2)宫颈活检已确诊是原位癌,或显微镜下发现有早期浸润,为了确定手术范围,可以先作宫颈锥切,切下宫颈组织作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程度,指导手术范围的选择。

3)怀疑宫颈腺癌者。

4)慢性宫颈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作宫颈锥切术治疗。

手术前后应注意以下事项:

1)最好选在月经后3~7天内进行手术,可减少出血及减少感染机会。

2)由于手术可能出血较多,所以术前应化验血型、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除外出血性疾病。

3)术前检查除外阴道炎方可施行手术。注意外阴清洁以免发生术后感染。

4)手术后两个月内避免性生活,以免出血。

5)手术后应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