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一场台风过后,晴空万里。

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有一个村庄遭到了台风的破坏。不过,损失还不太严重,仅仅是村外山脚下那座小小的庙被台风连根端跑了,并没有伤什么人。

第二天早晨,村里人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便纷纷议论起来。

“那座庙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呀?”

“谁知道呀,正是年代很久了。”

“必须赶快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庙。”

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他说着的时候,有几个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

“不得了,闯大祸啦!”

“什么事?就在附近吗?”

“不,还要过去一点,就在那边。”

这时候,有一个人忽然失色惊叫起来:

“喂,快来看呀。这个洞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大家跑过去一看,地面上果真有一个洞,直径大约在一米左右。人们探着头向里面瞧了瞧,可是洞里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然而,人们却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这个洞似乎是一直通向地球中心的。

有一个人怀疑他说:“该不是狐狸洞吧?”

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

“喂——出来!”

可是,并没有任何回声从洞底下传上来。于是,他就在附近捡了一块小石头准备要扔进洞里去。

一位胆小怕事的老年人颤巍巍地摆着双手,要想劝阻年轻人别这么干。

“这可千万不能扔下去呀,说不定会受到什么可怕的惩罚的。”

但是,年轻人早就抢先一步,把石头扔进了洞里。然而,洞底下仍然没有任何回声传上来。

村里人砍来了许多树枝,用绳子一道一道地缠绕着做成了栅栏,把这个洞围了起来。然后,他们就暂时先回到村庄里去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还是在这个洞上面按照原来的样子建造一座庙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争先恐后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不一会儿,科学家和学者也都闻风而了来。并且,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随后,陆陆续续地又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取什么利润,要不要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以防有人不慎跌落下去。

一位新闻记者拿来一根很长的细绳子,把只秤砣缚在一端,小心翼翼地往下放,渐渐地,绳子一尺一尺地放了下去。可是,等到绳子全部放完之后却拉不上来了。他叫了两三个人过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地使劲一拉,绳子居然在洞里的什么地方断掉了。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见到了这番情形,一声不响地解掉了扎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有一位学者叫人从研究所里搬来了一台大功率的扩音机,准备对洞底传上来的回声作频率分析。可是,他把扩音机摆弄了好久,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试过了,却连半点回声也没听到。这位学者感到挺纳闷。他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耻笑。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如果是在地面上的话,数十公里以外的人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可是,这个洞却来者不拒,把所有的声音都一古脑儿地吞了下去。

学者不禁心里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

虽说事情还没弄清楚,但还是赶快处理掉为妙,免得堂堂学者当众出丑。

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点儿可惜。但也没有办法,看来只好扫兴而归了。正在这时候,有一个人满头大汗地从人堆里挤了出来,大声地提议道:“请把这个洞让给我吧。我来给你们填。”

他就是起先打算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的那个投机商人。

可是,这个村庄里的村长却不同意。

“你愿意给我们填掉这个洞固然是件好事情,可是这个洞却不能给你。因为我们必须在这上面建造一座庙。”

“请放心,我马上就给你们建造一座更加出色的庙,并且还附带一个广场,怎么样?”

村长还没来得及回答,村民们就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这是真的吗?要是造在离我们村庄更近一点的地方就好了。”

“一个洞有什么稀奇的,现在就送给你吧。”

于是,这笔买卖就拍板成交了。当然,村长也只好对此表示同意了。

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实行了自己的诺言。在离村庄更近的地方,一座小小的庙建造起来了,并且还附带建造了一个广场。

在这一年的秋收季节,这位专利权所有者创办了一家新奇的“填洞公司”。在这个洞的附近造起了一所小房子,门上桂着一块小小的招牌。

接着,这位专利权所有者就叫他的伙伴们在城里到处奔走,用各种方法进行宣传。

“本公司有一个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洞。据学者们估计,其深度至少在五千米以上。这是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料等危险物品的最好的场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久,政府有关部门发给了营业许可证。许多原子能发电公司都争先恐后地前来签订合同。刚开始时,村里人都有点担心,生怕会出什么事情。可是,“填洞公司”派人对他们进行说明,这是一个非常保险的洞,即使过上几千年也绝不会对地面上产生什么危害。此外,村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呢。大家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也就放心了。并且,从城里通到这个村庄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也很快地建成通车了。

卡车在公路上奔驰着,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许多铅做的大箱子。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地打开,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就倾泻到这个洞里。

外交部和国防部把那些用不着的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一块儿扔了进去。随车前来执行监督任务的政府官员们,很轻松地谈论着打高尔夫球的事情,而那些职位较低的工作人员,则一边扔着各种文件,一边谈论着弹球房的事情。

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似的。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并且,也许越往深处洞的直径越大吧。“填洞公司”的经营规模一点一点地扩大了起来。

在大学里做传染病实验的那些动物的尸体被运来,并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无人认领的流浪者的尸体。有关方面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铺设大量的管道,以便把城市里的废物和污水全都排放到这个洞里去。这个办法要比向海洋排污高明多了。

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然而,现在人们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将由这个洞来逐步地加以妥善解决。

订了婚的姑娘们都把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丢进了这个洞里。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

警察把那些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票没收来以后,也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从此便可万无一失了。而犯罪分子们则把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以为这样就能逍遥法外了。

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喂——出来!”

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新的庙):庙被台风卷走后,人们的种种议论。

第二部分(正当~建造了一个广场):洞出现后,人们的种种反应。

第三部分(在这一年~竖了起来):人们把各种垃圾、废物都扔进了洞里。

第四部分(有一天~最后):小石头飞了出来。

解析: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日本著名科幻小说家星新一。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象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背景资料

20世纪中后期,由于之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同时人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作者创作此篇科幻小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对人类做法、思想、道德的探讨和思索。

作者介绍

星新一(ほし しんいち),1926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并担任过参议院议员。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 (指“和歌”诗人。和歌是一种日本诗体。),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草创者。星新一幼年时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星新一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念完中学后又考入东京大学农学部园艺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

在公司濒临破产之际,星新一那种暗淡忧郁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虽然星新一并非彻底的悲观消极的厌世主义者,但坎坷多艰的经历却使他具备了一种对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著名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微型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在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篇幅中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短篇小说应有的情节。他认为微型小说应当具备这三个要素:一、构思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出人意料。

星新一博采众长,除继承了罗伯特提出的“三要素说”之外,首先冲破微型小说的篇幅限制,少则两三千字,多则四五千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大大地增强了微型小说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其次,星新一把微型小说的题材拓宽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擅长于科幻小说。他的小说有的驰骋于幻想中的未来世界,有的酷似童话和寓言,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理和悬念引人入胜,有的赋予妖精鬼怪以人情灵性等等。星新一的微型小说往往选取一个巧妙的角度,别开生面,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个片断。

星新一擅长于用白描的手法对作品主人公作浮雕式的刻画,“重神似,不重形似”,让人物在对话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要把微型小说写得简洁洗炼,详略得当,必须掌握高超的剪裁技巧。星新一深谙此道,往往出奇制胜,长话短说,惜墨如金,尺幅千里。而星新一的微型小说之所以能给人以面目一新,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跟他把有分量的“秤砣”压在作品结尾是分不开的。星新一有不少微型小说酷似童话,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义,成人和儿童都爱读。星新一把笔触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反映出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自从日本作家兼翻译家都筑道夫在1959年把流行于欧美的微型小说正式介绍到日本以来,以这种文学样式创作的日本作家逐年增多。但二十余年来,星新一始终在数量和质量上遥遥领先,仿佛享有这方面的“专利权”,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达十八卷之多。截至1983年10月止,星新一发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称世界纪录创造者。

擅长在头发丝上刻字作画的“微雕艺术家”付出的心血,未必比与数十米高的塑像打交道的雕塑家少。同样,创作微型小说也未必比创作鸿篇巨制来得轻松省事。星新一的微型小说由于简练质朴,清新隽永,诗意浓郁,在日本甚至被誉为“小说中的俳句”。他的作品中绝无雕琢堆砌之辞,绮丽华美之章,连日本的中小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看懂。而这种质朴文风的形成,正是作家殚思竭虑,苦心经营的结果。

日本讲谈社1981年创办了文学季刊《微型小说园地》,并在该刊设立“星新一微型小说文学奖”,每年举办一次。

星新一在《创作的道路》(《现代文学全集·星新一作品卷·解说(权田万治)》,日本新潮社1979年版。)一文中写道,“关于写作的题材,我主张不受任何限制。但我却为自己规定了三个原则:第一、坚决不描写色情和凶杀场面;第二、不追赶时髦,不写时事风俗类的作品;第三、不使用现代派的手法。”在文学商品化倾向日趋严重,色情和凶杀题材充斥日本文坛的今天,星新一能始终保持如此严肃的写作态度,实属不易。星新一的作品还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日本作家都筑道夫说:“即使读他十年前的作品,也决不会有丝毫陈旧过时的感觉。”这和他的创作方法分不开。他的作品常常不涉及具体的地点、环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趋陈旧的因素。在星新一的作品中,几乎很难找得到详细的人物肖像描写词句,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也多以N或S等字母取代。星新一在《人物的描写》一文中曾这样说:“我为什么不在作品中使用普通的人名呢?因为日本人的姓名有其特殊性,读者往往能根据其姓名而判断出人物的性格和年龄等。有的名字一望便知是有身份的绅士,而有的名字则使人想到妩媚的美人。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星新一不希望读者仅仅根据作品主人公的姓名就得到某种印象,而是要使人物“活”起来,以行动显示出其性格。星新一认为,作家应当通过作品来说话,小说毕竟不是论文,与其写出故弄玄虚,深奥莫测的“天书”来让评论家煞有其事地作一番解说,还不如把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作品直接交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评判。

(节选自《星新一微型小说选》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浅谈星新一的作品风格

文/银色快手

距今约二十多年前,张系国先生在人间副刊连载一系列的科幻专栏,引介许多国内外的科幻作品,当时星新一的科幻小小说首次引进国内,由照明出版社印行。小小说后来被定名为“极短篇”,它是一种“微型小说”(字数约一千五百字,包含短篇小说固有的一切元素及完整交代剧情的文类),由美国传至日本,一九三○年代由中河与一氏定名为小小说(SHORT-SHORT),此一文类集大成者,非星新一莫属,也间接启迪不少国内的小说名家,使得极短篇的创作一时蔚为风潮。

在我念日文系的时候,因为选修“日本现代文学选读”课程,老师建议我们去找星新一的小说来读。于是我买了两本李朝熙翻译的中日对照小说,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后来才发现更早以前我就接触过他的作品了,像是时报文化曾于1990年出版过一本由孙家裕画的科幻漫画《蔬菜人》,也是来自星新一的创意,故事描述孩子在放学途中,遇见一名陌生的阿姨向他透露了惊人的秘密:强迫他吃蔬菜的双亲被拥有思考的高丽菜人所控制,当他脱离险境时,却意外地发现这名阿姨居然是可怕的莴苣人!把蔬菜形容得像可怖的进化生物,恐怕也只有星新一办得到吧!

星新一的极短篇作品,大致可分为科幻、推理、幻想和童话四大类,企图探究人性的奥妙,凭着故事本身或许可以使人性的某一个立体的面相浮现出来,这样的想法就是他写作的一个出发点,他习惯将故事中的人物当作是像“差不多先生”一样具有大众脸孔的普通人,所以经常会出现N氏、F博士、S小姐等记号性的人物,那是因为他把重点放在情节铺陈和故事结构的精心安排,刻意去忽略人物的描写,如此一来作品和读者之间就会产生微妙的互动,读完之后总觉得这样的故事,也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周遭的生活当中。如同莫非定律一样,假使你认为某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它就会真的发生,所以常有人说星新一的小说充满了预言色彩,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不仅在文字里追寻极致表现的可能性,也极尽所能地挖掘“人性”与“欲望”的可能性,不管是讽刺也好、批判也好,往往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看不见的盲点,正好符合“危机处理”所需要的人格特质。

他洞悉人性,以精简的结构、新奇的创意、流畅的对话,简洁有力地描绘出人生百态,处处充满幽默、悬疑和刺激,故事到最后总有出乎意料的结局。像是国内的推理杂志曾连载过几篇摘自《有人叩门》中的极短篇,每一篇都以“有人叩门”作为开头,从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突然插入不可思议的事件,情节急转直下,令人拍案叫绝!像是酩酊大醉的男人,应声开门之后,闯入了一位谜样的女子,他百思不解,这名女子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后谜底揭晓,这名女子就是他的妻子,因为失手掴了先生一巴掌,让他撞到了烟灰缸,结果造成了短期的记忆丧失,如此荒谬的人生剧场,经常在星新一的故事里上演着不同的悲喜剧。

星新一的作品大部分都偏幻想惊异的科幻小说,应属另类推理小说的范畴,由于故事内容很容易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日本的文部省也曾将他的作品收录在国小课本里,他的小说也被选为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优良读物。因为在国小到国中可塑性高的这段时期,愈是能引发孩子们幻想、好奇的作品,如福尔摩斯和亚森罗苹,愈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日本的文艺评论家对星新一作品的看法,则是认为他写作的基本态度是“怀疑一切常识”,也就是惯于逆向思考以及突破性的思考,读了星新一的作品,常会让人有“脑筋急转弯”的感觉,在日常化、娱乐化的文字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转换不同角度的“立场”和“观点”所带来的价值观的矛盾与对比,阅读本身就像是在玩魔术方块一样,字里行间都暗藏玄机,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阅读他的同一篇作品,虽然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固定的起承转合架构,但是经由读者的眼睛,重新拼凑出来的图案,却个个不同,每次都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星新一小说的魅力。我认为微型小说的好处就好像从一个小小的万花筒(视点)看出去,没想到映入眼中的世界如此色彩缤纷,变化多姿,让人回味无穷。

最近,幼狮文化出版了星新一早期短篇作品的自选集《最后的地球人》。第一篇故事“机器美眉”就把我们带进一个未来酒吧,那里有漂亮的机器美眉为酒客们服务,但是有人心怀不轨,把掺有致命毒药的粉末放进酒杯中,喂给机器美眉喝,由于机器美眉喝下去的酒,都会流到酒吧里的储酒槽中,再回收给客人喝,所以那天晚上,酒吧格外地安静,只有音乐还播放着,所有的人倒下去就再也醒不来了,这不就像是积极制造产品的化工厂,任意倾倒有毒的废料,让无辜的人们面临生存威胁的场景吗?另一个名为“冬蝶”的短篇,描述拥有高科技文明,有如生活在无菌室的人类,突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冰河期,最后幸存的一只猴子阿莫,从保温箱里爬出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在冰冷的环境下求生的它,很自然地开始手上的作业──钻木取火。一个文明周而复始的循环时间观在一则小小的故事中展现出来,真是不简单。爱看科幻电影、灾难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这些奇想天外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作品目录价值测量仪

F博士的枕头 人造美人 无微不至

被窃的文件 博士与机器人 成问题的装置

反复无常的机器人 感情化了的电视机 宏伟计划

建议 马戏团的秘密 猫

奇妙的花朵 奇妙的喇叭声 生存维持部

失败的发明 试制品 喂——出来!

宣传的时代 雪夜 眼药

药片的效验 药与梦 夜里发生的事情

一物降一物 杂技团的旅行 滞货倾销一空

谜女 诱骗 纸币

情投意合 贪得无厌 香味接收机

博士和老爷 有人情味的机器人 副作用

回家的时候 新来的经理先生 纪念照片

宿命 雪子的报复 邻居

约会 一个神经分裂症患者 自动装置带来的烦恼

豪华的保险箱 松狮 没有缺点的枪

救命的“死亡之药” 理想的推销术 不景气

住宅问题 宝子姑娘 小镇的振兴

保修 对策 商业之神

遗弃之神 思索时间的推销者 花卉研究所

一把刀 钥匙 免费电话机

豪华的生活 宝船图 通往宝藏的道路

幸福铃 生财之道 渴望的早晨

教训 提升 无个性的男人

梦里拾金 金鹦鹉 机会

合作者 爱情的钥匙 和解之神

一个姑娘和两个小伙子 和善的恶魔 妖精

职责 出院 照料入微的生活

报酬 小而大的故事 解决纠纷的机器

自称便衣警察的人 艾尔先生的临终 保险栓

世外桃源

第二辑

窗口 面孔 特技

自信 宝岛 跟踪

洪水 熟人 阴谋

争价儿 还乡人 轮流执政

各行其是 秘密结社 企业的秘密

古老的旅店 漫长的人生 宏伟的规划

幸福的公式 奇怪的职员 庄严的仪式

残酷的世道 聪明的鹦鹉 赶时髦的人

第一部 第一科长 K先生的一段罗曼史 女人、金钱和美

事实 灾祸 常识

调整 进步 差异

乘客 月光 好上司

确认机 新经理 爱的力量

春天的寓言 大头机器人 轰动一时的人

叫人捉摸不透的社会 魔镜里的公主 某夜趣谈

南柯一梦 奇怪的闯入者 请等一等

讨厌的上司 幸运的副产品 夜里的风暴

一夜的经过 友好使节 治疗以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