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一、著名电影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日本尤伯里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 ,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
何平是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资深电影导演和编剧。他的作品曾赢得国际国内影坛的多项荣誉。1991年的《双旗镇刀客》获日本夕张国际惊险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导演奖,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设计奖等奖项,并因其风格的雄浑独特在电影届引起轰动,至今想起片中的一幅幅画面仍历历在目。香港影人认为,《双旗镇刀客》因一改武侠片的传统思维而影响深远。1993年的《炮打双灯》勇夺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第4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奖评委会奖,以及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合拍片奖;最佳美术设计奖。此后何平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导演,最年轻的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而1995年的《日光峡谷》则是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基督教精神特别奖得主。

此后,何平导演沉寂了7年,转入幕后。1997年开始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顾问,两年中策划和监制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十余部近年来的优秀华语影片,1998年出任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公司顾问,致力于华语电影的开发与合作,其间策划和监制了影片《大腕》、《寻枪》、《手机》,同时促进华语电影海外市场的拓展,他在电影投资、制作、发行和整体运作方面有着资深的专业经验。
2000年,幕后多年的何平重出江湖。决心将其酝酿了近20年的《天地英雄》搬上银幕。历时了4年的艰苦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今天使《天地英雄》成为了一部独具创意的史诗性华语作品。
何平影片目录
导演:
1.《日光侠谷》(1995)
2.《炮打双灯》(1994)
3.《双旗镇刀客》(1991)

4.《天地英雄》(2003)
5.《麦田》(2008)
监制:
1.《大腕》(2001)
剧本:
1.《双旗镇刀客》(1991)
二、新华通讯社总编辑男,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高级记者,中共党员。1976年至1977年在北京近郊农村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同年到新华社工作,历任国内部记者、政治新闻编辑室副主任、国内部主任助理、总编辑室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兼任国内部主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党组副书记等。1993被破格晋升为高级记者。

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和“范长江新闻奖”。参与执笔的《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骨灰撒放记》等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十七大。2006年10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本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副主席。2007年8月30日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
是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
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笔名何大草,男,小说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962年7月出生于成都,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在成都晚报任记者16年,担任过刊部副主任,专题部副主任,文化部副主任,主任编辑。
曾作为战地记者赵老山前线采访中越战争。此外,还采访过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上海国际电视节、中国交响音乐节、秦公一号大墓发掘等等,足迹遍及全国,用各种体裁发表过上千件新闻作品。获得过四川省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国家文化部年度文化好新闻三等奖,中国晚报文化好新闻一等奖。
在文学创作方面,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全国重要刊物发表过大量中短篇小说。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衣冠似雪》,并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此书,还出版有长篇小说《午门的暧昧》,并即将出版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
从1999年至今,在四川师大文学院任教,担任写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讲授基础写作和小说创作。1998年,鉴于何平“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不懈努力和突出成绩”被巴金文学院聘请为专业创作员。
四、当涂县博望镇党委委员何平 当涂县博望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大学文化,安徽当涂人。1969年4月出生,1989年4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4月~1998年,任安徽省当涂县石桥乡团委书记;1998年12月~2001年12月,任当涂县石桥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2001年12月~2004年1月,任安徽省当涂县石桥镇党委组织委员、政府副镇长;2004年1月~2006年2月,任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人民政府副镇长;2006年2月至今,任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五、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任副所长社会保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82年分配到国家劳动人事部工作。先后任劳动人事部工资局、劳动部工资司干部、副处长、处长;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任副局长。现任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任副所长、中国软科学学会会员、中国残联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劳动管理学
主要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保险模式比较研究》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测预警模型》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及对策研究》
《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
《中国补充养老保险研究》
《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研究》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状况研究》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及筹措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社会保险》
《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形式规范与计算公式》
《企业用人之道》
《企业工资改革实用工作手册》
《集体谈判》
《经济研究》
主要论文:
1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研究报告
2 《医疗保险模式比较研究》 研究报告
3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测预警模型》 研究报告
4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及对策研究》 研究报告
5 《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 研究报告
6 《中国补充养老保险研究》
7 《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研究》 研究报告
8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状况研究》 调查报告
9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及筹措问题》 研究报告
10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社会保险》 专著
11 《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形式规范与计算公式》 专著
12 《企业用人之道》 专著
13 《企业工资改革实用工作手册》 论文
14 《集体谈判》 专著
15 《经济研究》论文
六、第七届广东省音协副主席男,1953年4月出生,53岁,汉族,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国音协会员,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1970年任河北省张家口市文工团小提琴首席、指挥、作曲,1977年起先后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2年历任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理论教研室主任。1992年历任星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学报副主编,音乐学系主任,理论作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任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音乐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及西方音乐研究、岭南音乐研究和音乐创作工作。出版音乐学术专著、译著、高校教材多部,创作各类器乐、声乐、舞蹈、影视音乐作品百余种。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七、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1955年1月生。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副教授。广西史学会理事,广西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学历: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历史专业本科,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90年“史学概论教师研讨班”,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第三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讲习班”,北京大学哲学系1999级访问学者。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中国政治史和比较文化学。迄今已发表著述160万字,主要有《历代权谋要览》、《岑春煊文集》、《孙子兵法》哲学思想探源系列、广西政治文化世家等。另有韩国KBC(Korean Brodcasting System)国际部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背景与中韩两国的抗日战争”进行专题电视访谈节目和广西电视台国际部《家国万里抗战路》大型纪录采访专题节目(第四集、第五集、第八集、第二十一集、第二十五集)。目前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3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项目:壮学丛书第90号“岑春煊研究”(2005- 2007年,独立项目);壮学丛书第88号“岑春煊集”(2005-2007年,二人合作项目);“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卷编委之一,2005-2008年)。
八、成都美术学院副教授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早年学习油画,有作品在省内获奖并在《美术》发表。后担任建筑美术教师,专工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多年来主持设计多项设计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参与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有成都世界乐园、成都无缝钢管厂工程等等项目。长期担任环艺专业类课程,熟悉相关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设计与教学。担任广告策划,标志设计,等课程。
九、北京大学教师何 平 女 博士,
研究方向: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1994年获大庆石油学院工学学士学位;
1997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开始就读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课程
2004-2005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7年分配在北京大学工作,1999年被评为讲师。
出版教材:
1.《化学工程基础实验》,化工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工业水污染控制》,陈忠明、李赛君等译大气污染,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研究领域和兴趣: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分析和反应机理研究,
获奖情况:
1999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4年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三等奖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Ping He, HR Wang, D.Q. Xu, “Research to dropwise heat transfer on the surface of PTF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Vol51,330-333,2001
十、浙江省宁波市龙赛中学教师男,1964年1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田径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任浙江省宁波市龙赛中学高级教师。
1985年至1993年,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九中学任教。曾获西宁市优秀团委书记称号。
1993年至今,在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任教。
1999年至2002年,致力于初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的研究。论文《对初中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尝试》、《发展初中学生力量素质的意义和要求》发表在《少年体育训练》杂志2001年第1期和第2期上,论文《分层次进行力量教学的实践》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1年第4期上。
2002年至今,投身于中学体育《建构运动技能的策略》研究。
2003年11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课题获宁波市教研室立项。论文《培养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能力》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第6期上。
2006年1月,《高中体育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获宁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2006年6月,《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篮球教案》获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
2006年7月,研究成果《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教案》一书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为专著写序。
2006年8月,研究成果《中学体育教学挂图》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耿培新编审的重视,8月3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给龙赛中学发函,拟请何平老师参加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实验科书配套的教学挂图的研制工作。
2006年10月,研究成果《中学体育教学动画》受到宁波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周信德院长的高度重视,《中学体育多媒体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已立项为宁波市社会科学课题。
2006年10月,《建构运动技能的策略》研究课题获宁波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
2007年5月15日,《对高中体育“建构运动技能课堂教学形式”的实践研究》一文获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拟在会上做专题发言。
十一. 四川大学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及研究方向:西方史学史及理论,欧洲文化史,中西历史比较。
学术简历
1982年获四川师范大学英国文学语言学士学位, 1986年获四川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 留校任教,1987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95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回国到四川大学任教,现为“214”一层次教授,四川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被聘为北京市特聘教授, 1999-2000年为牛津大学客座院士(Visiting Fellow),2002年被台湾淡江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半年, 2003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教授, 2004年10-12月为香港浸会大学客座研究员,2006年7-9月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做客座教授,2007年8月在巴黎第十大学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研究所作访问教授。 2007年9 月 在剑桥大学New Hall 学院作访问教授。
1990-94年为美国历史协会会员,1990-95年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员,1990-97年为英国中国研究学会会员。2005年起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1998年以来,已发表60余篇(部)论著,论文获《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等刊物多次转载。近年来出版的学术专著,包括由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阿富汗史—文明的碰撞和融合》, 和英国Macmillan/Palgrave Press出版社出版的China’s Search for Modernity?---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的英文学术著作。后书在欧美许多国家发行,并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台湾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收藏。2006年出版的《西方艺术简史》再版两次,并于2007年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
参加海外和国际重要学术会议: 1992年在洛杉矶美国亚洲学会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论文, 1999年10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2000年3月在葡萄牙古英布拉大学短期学访,2002年在香港“东西方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大会发言,并主持小组讨论,2004年5月应邀向台湾大学举行的“中国现代性新视野学术会议”提交《中国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论文,2005年9月澳门理工大学《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二次国际研讨会》会议做主题论文讲演,获会议主题论文奖, 2006年9月在巴黎第十大学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研究所作“中国的现代化与欧洲的影响”讲座报告, 2006年9月在法国巴黎高等商业学院作“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术讲座,2007年10月24-30日,应意大利文化部邀请参加在拿不勒斯举行的纪念加里波第诞辰200周年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加里波第与中国”。
目前正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和欧洲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十二.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性 别: 男
最高学历: 理学博士
职 称: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电化学相关研究(电池材料、电沉积、电催化、生物电化学、有机电化学、环境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
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电合成、纳米催化材料等);
3.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光分析化学等)。
男,1971年7月4日出生,四川绵阳盐亭县人,中共党员,教授,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会员,国际电化学会会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过《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电分析化学》、《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应用电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科研方面,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电化学、纳米材料、分析化学等方面的工作。已在《Langmuir》、《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Analytical Biochemistry》、《Analytical Letters》、《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A》、《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药学学报》、《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 State Letters》、《Electrochimica Acta》、《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Thin Solid Film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曾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工作,现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学校人才引进科研项目1项。
科学研究(在研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
学校人才引进科研项目1项
发表论文:
1. Ping He, Hongtao Liu, Zhiying Li, Yang Liu, Xiudong Xu, Jinghong Li*,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silver in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nd it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effect, Langmuir, 2004, 20, 10260
2. Ping He, Hongtao Liu, Zhiying Li, Jinghong Li*, Electrodeposition of platinum in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nd electrocatalytic effect on electro-oxidation of methanol,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05, 152, E146
3. Ping He, Jinghong Li*,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study on anodization-related variations of porous silicon nanostructures combined with photoluminescence and Raman scattering,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5, 44A, 1001
4. Junfeng Song*, Ping He, Wei Guo, Study on the polarographic catalytic wave of vitamin p in the presence of persulfate and its application,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002, 304, 212
5. Junfeng Song*, Ping He, Wei Guo, Determination of menadione based on its polarographic catalytic wav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iodinate, Analytical Letters, 2001, 34, 1677
6. 宋俊峰*, 何平, 过玮. 抗癌药物马蔺子素伏安行为及极谱催化波研究与应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24, 599
7. 宋俊峰*, 何平, 过玮.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马蔺子素, 分析化学, 2002, 30, 954
8. 过玮*, 何平, 宋俊峰. 有机化合物极谱催化波研究的进展, 化学学报, 2004, 62, 929
9. 何平, 宋俊峰*, 过玮. 马蔺子素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 药学学报, 2002, 37, 207
10. 宋俊峰*, 何平, 王福民. 抗癌药物马蔺子素的β-环糊精包含络合物研究, 药学学报, 2002, 37, 963
11. 何平*, 余四旺. Rh(Ⅲ)-DBC-偶氮胂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99, 35, 387
12. Hongtao Liu, Ping He, Zhiying Li, Jinghong Li*, High surface area nanoporous platinum: facile fabrication an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Nanotechnology, 2006, 17, 2167
13. Hongtao Liu, Ping He, Zhiying Li, Danzi Sun, Haiping Huang, Jinghong Li, Guoyi Zhu*, Crystalline vanadium pentoxide with hierarchical mesopores and its capacitive behavior, 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 2006, 1, 701
14. Yuanjian Zhang, Ping He, Xiudong Xu, Jinghong Li*, Use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imag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nucle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in Langmuir–blodgett films of stearic acid, Thin Solid Films, 2004, 468, 273
15. Hongtao Liu, Ping He, Zhiying Li, Yang Liu, Jun Li, Longzhen Zheng, Jinghong Li*, The inherently capacitive behavior of imidazolium-based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t carbon paste electrode,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 State Letters , 2005, 8, J17
16. Hongtao Liu, Ping He, Zhiying Li, Yang Liu, Jinghong Li*, A novel nickel-based mixed rare-earth oxide/activated carbon supercapacitor using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electrolyte, Electrochimica Acta, 2006, 51, 1925
十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平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教育背景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1985年武汉大学学士;
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中日金融发展比较”的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85-88年,湖北恩施州文化局工作;
1991年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
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
学术和社会兼职 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员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
讲授课程 货币银行学(本科);
货币金融史(本科);
中日金融结构与变革(研究生);
教学成果和荣誉 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获得者之一。项目名称:《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主持人:陈雨露。获奖者中排名第三)。
2006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科学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理论、中日金融发展比较、比较金融制度
代表性学术成果
论文:
1990,《论永历政权初期的社会基础》,《清史研究通讯》第4期;
1990,《清代的官缺制度》,《文史杂志》第1期;
1991,《瞿式耜略论》,《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199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三题》,《福建论坛》第2期;
199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分歧的根源》,《社会科学动态》第2期;
1996,《论清代前期的赋税调整》,《清史研究》第1期;
1997,《论清代定额化赋税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1997,《论清代定额化赋役制度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1997,《从李之芳〈赋役详稿〉看清代赋税征收额的构成》,《学术研究》第6期;
1997,《北洋政府的停兑令与京钞风潮》,《建设银行报 》10月17日等等;
1998,《论清代赋税征收工具极其变迁》,《清史研究》第1期;
2000,《清代不完全财政制度下的赋税负担与税收失控》,《税务研究》第2期;
2002,《“支付”解禁与日本的金融改革》,《改革开放论坛》11期;
2003,《论康熙时代的赋税减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2004,《从日本的“支付”解禁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条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
2004,《论不完全财政体制对清代社会的破坏机制》,《学术研究》第6期;
2004,《论中国历史上的税收负担思想》,《税务研究》第1期;
2004,《清代的时势变迁、官员素质与赋税征收的失控》,《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004,《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清史研究》第2期;
2007,《中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专著:
1998,《清代赋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月;
译著:
2004,《经济史上的教训》([日]冈崎哲二)新华出版社,1月;
2007,《货币制度的世界史》([日]黑田明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
教材:
1997,《中国贷款担保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97.1《财政与金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黄达主编《金融学》精编版,第1-3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黄达主编《金融学》精编版学习指导书, 第1-3章;
学术奖励 2000年12月《清代赋税政策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十四、皖西学院教师何平 男,1958年2月生,安徽庐江县人。

1978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82年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考入武汉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谭台教授,1999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安徽财贸学院讲师,武汉港澳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合肥美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任皖西学院教授,皖西学院中国贫困问题与扶贫开发研究所所长,《皖西学院学报 》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省财政厅资助资金项目,先后在《经济学动态》,《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日报》,《管理现代化》,《财贸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中国供销合作经济》等国家重点期刊及省级以上10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著多部学术著作。
十五、黑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何 平 (1959.9—) 黑龙江哈尔滨人。擅长中国画。 毕业于鲁迅 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现任黑龙江省博物馆专职创作员、副研究馆员。 作品参加第二、三 届全国体育美展和第八届全国美展。作品有《春醒》、《曙光》、《向日葵》、《冬天里的 故事》(被中国奥委会收藏),壁画《大荒北经》等。
十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金融系副教授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机构、货币经济学、决策理论等领域的研究。何博士曾任伊利诺伊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并任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师和第一策略投资公司分析员。何博士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何博士2005年5月发表在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上的论文曾被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选为2005年11月商务与经济热门文章。
十七.南充市白塔中学校长白塔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1964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工作者、南充市十优校长。1984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大学文化,1984年8月在原南充县芦溪中学教书,1985年8月调入南充市白塔中学,1988—2001年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2001年4月任白塔中学校长。
十八.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教授1960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21年,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干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辽宁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呼吸学会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误诊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间质性肺疾病、风湿病及老年病。近年来主持研究科题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为第三负责人,卫生部保健专项基金1项,为第一负责人,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均为第一负责人,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计划基金1项,为第一负责人.
十九.三国历史人物(?-248,蜀国)简介
何平,即王平,字子均,生年不详,据《三国志·王平传》载,王平从小寄居在外祖父何氏之家,先姓何,因此有的史籍又把王平叫为“何平”。长大后复姓“王”。籍贯[益州]巴西宕渠 [今四川渠县],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
王平墓,今在四川南充永安镇。
王平最初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于刘备。后来,王平跟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防守吴国。
年表
[216年],曹操占领汉中,王平随杜濩、朴胡到洛阳,成为一名代理校尉。
[218年],王平追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在此战中投降了刘备。刘备拜他为牙门将、裨将军。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231年],蜀军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为无当监,驻守南围。魏将张郃引军进攻,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取胜。
[234年],蜀军第五次北伐。同年8月,诸葛亮病死在军中,蜀军撤退。魏延之乱,因王平的努力,一战平定。事后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扎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
[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改任前将军,署理大将军府中事务。
[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命王平为前将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244年],魏帝命曹爽伐蜀。
[248年],王平去世,儿子王训继嗣。
历史传记
蜀裨将军。初从曹公,为牙门将军。先主讨汉中,平因深知地理,曹公以为副先锋,相助徐晃。后晃不听平言,兵败,平投蜀。平尽言汉水地理,先主大喜曰:“孤得王子均,取汉中无疑矣。”
历史评价
陈寿曰:王平忠勇而严整。
二十、歌手何平个人资料
姓名:何 平
英文名:Patrick
民族:汉族
生日:12月6日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身高:180cm
体重:65kg
出生城市:江苏镇江
大学专业:苏州大学 金融学
学位:经济学学士
喜爱颜色:蓝、白、红
喜爱水果:水蜜桃、芒果、西瓜
喜爱动物:马
喜爱收集:书籍、唱片、吉他
喜爱作家:巴金
喜欢的城市:北京
想去的地方:北欧、英国
喜爱的书:很多
喜爱的歌手:很多
喜欢的人:善良、真诚、勇敢、坦率、坚强、有责任感
平时喜好:看书、睡觉、听歌、弹琴、写歌、游泳、足球、旅行
最大愿望:世界大同
艺术简历
2004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啦啦歌”征集大赛入围,《啦啦歌(La La Girl)》
2004中国星流行音乐大赛,原创组全国优秀,《飞鸟》
2005来北京自荐,想出版自己的原创专辑,曾签约唱片公司,后解约
2008江苏卫视绝对唱响,天津、西安赛区8强,全国30强
2009签约北京十万马力音乐,签约艺人、创作歌手
2009年08月推出单曲《让我再抱你一回》
创作部分音乐作品:
刘钇彤《两个人的夜》词
何平《让我再抱你一回》词
何平《我在想你,宝贝》词、曲
何平《也许只是一种情绪》词、曲
何平《Cecilia》词、曲
何平《Pretty Girl》词、曲
二十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女,儿科主任医师,198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科专业20多年,擅长儿科呼吸、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心理测试。现任中华医学会成都市儿科专委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成都市儿科专委会委员。
二十二、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何平,男、汉族、1964年1月生,四川渠县人,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西南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毕业,大学文化。
现任中共达州市委常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82年09月至1986年07月在西南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读书;
1986年07月至1987年11月在渠县渠南乡工作,先后任乡文书、团委书记、党委纪检委员;
1987年11月至1988年08月在中共渠县县委组织部工作;
1988年08月至1990年08月在渠县计划委员会工作;
1990年08月至1993年12月在中共渠县县委办公室工作,先后任副主任干事、一秘书科副科长(主持工作);
1993年12月至1995年05月任中共渠县城郊区委副书记兼渠南乡党委书记;
1995年05月至1996年08月任中共渠县城郊区委书记;
1996年08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共渠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其间: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参加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市场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函授学习毕业);
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中共达州市纪委副书记(其间:2002年4月至2002年10上派到四川省财政监督检查局任副局长;
2002年12月至2003年03月任中共达州市纪委副书记、中共开江县委书记;
2003年03月至2005年01月任中共开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5年01月任中共开江县委书记;
2005年3月起任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8年8月起任中共达州市委常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