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娥善歌
从前,齐国有位歌唱家名叫韩娥,要到位于东方的齐国去,不想在半路上就断了钱粮。她在经过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时,便用卖唱来换取食物。在她离开了这个地方以后,她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竟至三日不绝于耳;(凡是聆听过韩娥歌唱的人,都还沉浸在她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好像她并没有离开一样。
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
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劳苦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为了感谢韩娥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大家送给韩娥许多财物和礼品,使她满载而归。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韩娥的故事说明: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原文出 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