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学
本草学
herbalism
简称本草。也可说是生物分类学的前期阶段,重点是记载作为药用的生物,有关这方面的书籍称为本草书(herbal,德Krāuter buch),而从事这方面作的人称为本草学家(herblist,herbalist)。一工世纪的P.Pioscorides在他的《药物志》(De mater-ia mediea)书中,就收入了600种药用植物。以后到了十三世纪的中叶, Ibn Baithar收集了药用植物1400种,之后,进入了衰落时期。十六世纪O.Brun-fels在《生活草本图谱》(Herbarium vivae eico-nes,1530)一书中开始使用其亲自查明确定的植物图。比利时的R.Dodonaeus(1517—1585)和C.Clusius(1526—1609),德国的V.Cordus(1515—1544)。瑞士的G.Bauhin,法国的J.Dalechamps(1513——1588)和M.lobe lius de l′Obel(1538—1618),意大利的A.CesalPino等都搞得很出色,到十七世纪后期,本草学已进展到了博物学的阶段。在中国曾以寻求长生不老药为中心而出现了本草学,其传说的人物为神农。本草才发展成为书籍的形式是在后汉以后(公元一世纪)。在梁代(公元六世纪)本草书籍迅速增多,其中有名的是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收入大约700种药物,以后几经增注更加完善。明万历6年(1578)李时珍完成了总共52卷的《本草纲目》,并于万历18年(1590)出版共记载了1892药物,可谓集本草之大成。在日本,一般认为在奈良朝代以前虽从中国传入医方的同时也传入了本草书,但在奈良时代通过遣唐使而将本草学传入日本,则曾是盛行一时的,遂于公元701年开始设置本草教习和药园,中国已经失传的唐代《新修本草》,日本至今,还保存着圣武时代天平3年(731年)的手抄本。延喜年间(10世纪初)深江辅仁编集《本草和名》18卷,列举了1025种药物,对中国药物给以日本名的鉴定。在本草图方面,有文永4年西阿的《马医图卷》和延庆3年(1310)的河东直麿的《国手十图》。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 16卷(1709)收药物1366种,其中有其自己的观察认识,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另外小野兰山的《本草纲目启蒙》48卷(1741)是当时集植物知识之大成。在德川吉宗时代,野吕元丈开始记述西洋本草,以后C.P.Thun-berg和P.F.von Siebold来日本,为日本自然志的近代化奠下了基础。伊膝圭介、宇田川榕庵等将本草学和洋本草学逐渐融合起来,从而产生了岩崎灌园的《本草图说》96卷92册、(1856)和饭诏欲的《草木图说》30卷(1856),特别是后者已经成为了植物学。1884年(明治17年)随着汉医学的禁止,本草学急剧衰落,而博物学则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