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民主党

德国政党。前身是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写为SPD;简称社民党)是德国现存的最古老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政党之一。始建于1863年,是德国两大社会政党之一。社民党来源于工人运动, 起初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性质 (现在依然是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总部Willy-Brandt-Haus D-10911 Berlin ,1890年改称现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由国际主义立场转向社会沙文主义立场,支持德国政府的战争政策。1933年6月22日被希特勒法西斯取缔。1945年10月,德国西部占领区的社会民主党开始重建。1946年5月10日在汉诺威举行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德国社会民主党,选举K.舒马赫为主席。1949年8月第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后,成为在野党。50年代,该党主张实行计划经济和国有化的社会主义,强调德国统一。1959年11月在哥德斯堡代表大会上通过党的基本纲领,宣布奉行民主社会主义。1966~1969年同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联合政府。1969~1982年同自由民主党联合组阁,先后由该党领导人W.勃兰特和H.施密特任总理。执政期间实施的经济社会政策主要是:采取各种国家干预手段调节经济;保护自由竞争,限制垄断资本的经济权力;扩大职工的经济民主权力;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实行教育改革等。对外主张加强西欧联合;实行东、西方在均势基础上的缓和;提出同苏联、东欧国家改善关系的新东方政策;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主张与中国发展关系。该党最高权力机构是联邦代表大会。该党与德国工会联合会关系密切。党报为《前进报》,党刊为《新社会》。 基本政见:SPD在历史上的整和,曾受到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的协助,SPD至今仍奉马克思为精神领袖,以马克思的思想主张作为政党政策的蓝本。
在1989年,因为SPD已经从一个工人党派(德文:Arbeiterpartei)转向人民党派(德文:Volkspartei),SPD告别了从1959年一直延用的古特斯贝格宣言(Godesberger Programm),取而代之为柏林宣言。入今,社民党为了能更好的强调党派观点,清晰党派政见(特别是和CDU),将于2007年新发布的党派宣言。
至2006年,社民党是德国大联合政府(SPD,CDU,CSU)的一员,三个政党根据联合组阁协议,社民党旗取得8个内阁席。总理施罗德的办公厅主任弗兰克•沃尔特•施泰因迈尔将出任外交部长,财政部长一职则属于颇受爱戴的前州长皮尔•施泰因布吕克。
SPD把社会正义作为它的一个主要政见。经济应该发展,利益应该公平分配,因此公民才能更好的享受社会福利。同时,SPD认为一个强大而重视社会福利的国家才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一个充分满足下一代需要的财政政策也是非常必要。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为了不同的人群能够获利,SPD提出了新改革议题,如新的富人税政策等。
在社会政治上,社民党致力于民法,开放式社会和公民参政上,它们是自由,正义和团结的基石。
国际政策上,社民党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欧洲一体化和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