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仁寺

位于承德市街东的武烈河东岸。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诸蒙古王公为庆贺康熙帝60寿辰,上书“奏请”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一寺院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帝欣然“恩准”,遂建造了溥仁、溥善二寺。溥善寺早已荒废,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间仅存的庙宇,更是珍贵。溥通普,普遍、广大意,有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之意。于是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67年间,康熙、乾隆两帝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外围陆续建造了11座大型寺庙,因其中8调有朝廷派驻喇嘛,享有“俸银”,且在京师之外,故称外八庙。现存7座:在避暑山庄正北相隔狮子沟,自东而西有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像一颗颗星星环避暑山庄而建,呈烘云托月之势,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表现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溥仁寺建筑形制为汉族庙宇的“伽蓝七堂”式,四周有护墙环。山门内主轴线上布置主殿三座:天王殿、慈云普阴殿、宝相长新殿。
天王殿内供佛像6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肃穆庄重的韦驮天将和慈容凶相的四大天王。
慈云普阴殿,单檐歇山顶,描金彩绘,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殿内供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释迦佛两侧为其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东西坛上供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天花板上有“嘛、呢、叭、咪、听”密宗六字真言。
宝相长新殿,单檐硬山布瓦顶,檐柱描金彩绘。内供9尊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极乐世界有品位九等,每品有一尊佛。佛两侧侍立八大菩萨。
1987年,溥仁寺修饰一新,佛像生将辉,彩色焕然。
2001年06月25日,溥仁寺作为清代古建筑,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