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麻浩崖墓石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汉浮雕。在今四川乐山麻浩湾。曲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组成。第二穴墓道口右边柱刻“阳嘉三年”(134),门框上刻“邓景达冢”, 门楣上左右各刻一羊,浮雕人像三,左门飞檐上刻一虎豹形动物。享堂上方刻檐、瓦当,壁上浮雕车辇图、勒马图、宴乐图、荆轲刺秦王图等,动势强烈,运用转折面及压缩处理,形成饱满浮起的画面。为加强故事性,荆轲刺秦王图为连续画面组成。右内室门外上刻瓦垄,正中刻一兽头,梁枋上右侧刻一垂钓者,左侧刻一坐佛, 头有项光, 结跏趺坐,高浮雕,高肉髻,右手作降魔印,左手持衣襟,是我国现存最早佛教造像之一,此佛和右侧垂钓者相对应, 作为神仙方伎来表现。 也是研究我国佛教艺术起源的重要形象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