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第十三中学

通化市第十三初级中学简介通化市第十三初级中学,建校于
1968年,90年代中后期在各级部门
的支持和关怀下,学校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时至今日,学校成为拥有
32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120名教
职员工的通化市初中唯一一所的窗
口学校,被全市人民誉为“山城
名校”。
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16487.5
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4000平方
米实验楼面积3200平方米,宿舍
食堂、暂时没有,商
店面积266平方米,油渣操场面积11597平方米,轮滑场地面积1400平方米,绿化带面积925平方米。每生平均占地11平方米,基本保证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校园精神: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激情化作永恒。
指导思想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能力、走特色之路,创一流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围绕这一方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从90年代初到现在,通化市历界中考,我校已经取得了12连冠的骄人战绩。有9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通化市中考状元。近年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根据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学校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大力突出外语教学,除正常的外语教学外,相应增加外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并聘请外教来校教学。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和提供更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想方设法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外语沙龙”、“二十字英语教学法”等一批实效性很强的外语教学手段已日趋完善。为此,2003年经通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通化市十三中学加挂“通化市外国语学校”的牌匾,成为通化市唯一一所双挂牌的初级中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民办条例》,《通化市研究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等有关问题》和《通化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
改革目的:
1. 解决教育经费的短缺。
2. 加快十三中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3. 调动校长办学的积极性。
4. 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5. 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高需求。
校长简介1980年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曾先后在集安六中、通化市五中任化学教师,市教育学院任化学教研员。现任通化市十三中学校长,中教高级,市政协委员,吉林省特级教师,省化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开创特色四加三学习方法,和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激情化作永恒的教学理念。
获取奖项学校曾被省级行政部门授予“文明单位”“绿色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校”“科技示范校”;被市级行政部门授予“精神文明示范校”“花园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先进校”等殊荣。今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学校又喜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爱心行动通化市第十三中学全体师生又一次为身患恶性淋巴肿瘤的鲁璎楮同学捐款。加上前几天的捐款,目前,全校师生共捐款6.6万余元。
鲁璎楮是十三中学9年4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谁也想不到高大帅气、喜欢运动的他,于今年9月末经长春、北京等多家医院最后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当他得知自己病情后,显得格外坚强,从不在妈妈面前伤心、流泪,反而总是安慰自己的亲人。但是,高昂的治疗费用还是让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难于承担。
11月末,鲁璎楮同学的病情传到了学校,9年4班的师生们在第一时间率先自发地为其捐款,仅仅两天时间,就收到捐款一万多元。班主任隋晶老师非常关心鲁璎楮同学的病情,多次与其家人联系,询问病情,不断为鲁璎楮鼓劲打气,鼓励他坚强乐观,战胜病魔。当学校领导得知此事后,校长召开相关人员会议,商议安排对鲁璎楮同学进行救助事宜,号召全校师生为鲁璎楮同学捐款,筹备医疗费用。
鲁璎楮同学是不幸的,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虽然病魔在侵蚀着他的身体,但十三中学2000余名师生的关爱却在紧紧地包围着他,这一点点爱心对鲁璎楮同学和他的家庭来说也许是杯水车薪,但却为鲁璎楮同学送去了生存的希望和勇气。十三中学的师生们默默祝福远在北京治病的鲁璎楮同学早日康复,重返校园。也希望更多的好心人可以加入这一行列,共同挽救他年轻的生命。
文体活动市十三中学生毽球赛丰富秋冬季课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