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塘乡

1、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大塘乡大塘乡位于桂东县中部,距县城23公里,东与新坊乡交界,西与贝溪乡接壤,南接普乐,北邻寨前、流源。因四面皆山,故名“大塘”。辖春峰、盆洞、洞口、大塘、东坡、船塘、蕉源、蛟州、全溪、水口山居委会9村1个居委会,1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410人,土地面积6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82亩,其中水田12380亩。106国道贯穿全境,全乡各村均通公路。沤江流经大塘、全溪、蛟州三个村。水利有月洞、白沙、牛形、杨梅坑、统江山水库,乡电站7座。农业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豆、烤烟、油茶等,养殖业以生猪为主,林业主要有杉、松楠竹。

一、国民经济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乡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抓住一条主线(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一个核心(即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建整扶贫),突出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招商引资,搞好项目建设),打造一个品牌(即“工业强乡、农业大乡、中部重乡”这个品牌),树立一个形象(即“开放、繁荣、和谐”的大塘)这“五个一”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建整扶贫”、“三票工作”、“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全乡四大工作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盈、财政增长”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乡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统计,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96万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17.4%;农业总产值完成3210万元,同比增长18.4%;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3310万元,增长23%;分税种完成财税任务115万元,为年任务的104 %;农民年人平纯收入实现1463元,增长4.33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21万元,增长2.2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48万元,增长27.9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27万元,增长29.94%;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完成400万元,增长17.3%,招商引资8020万元,增长41%,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计划生育率为90.45 %,统计准确率达到96%;社会秩序良好,全年没有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农业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7年,生猪出栏11800头,存栏 14500头;耕牛出栏 259头,存栏 491头;家禽出笼 15300 羽,家禽存笼28600 羽。2008年,完成耕地面积达12300亩,水稻种植8000亩,花豆2800亩,蔬菜2100亩,其中全溪村按照“农户+基地+企业”的模式发展1000亩无公害蔬菜。盆洞村新种油茶100亩,改造1000亩,大塘村新种100亩。认真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森林生态补偿、退耕还林、能繁母猪补偿等富民政策。实行了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民负担卡入户率达到100% 。

(三)工业

大塘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04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在该乡投资1000万元建成占地180亩的黄子冲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为该乡招商引资搭建了新的平台。乡党委、政府坚持“放开搞活,放手发展”的方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不限形式,不限比例,不限规模,实行管理“零收费”,大力招商引资,2007年相继引进:投资1.2亿前期投资6000万的郴州大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的叶树松脂厂、投资80万元的春峰木材加工厂、投资1000万元的鑫森木业、投资70万元的春峰炭粉厂、投资1200万的三和机砖厂,投资800万元的东坡制板厂。工业成为了该乡财政增收的主渠道,成为了该乡的经济支柱,全乡73%的税收来自于民营经济,迈出了发展新型工业的步伐,工业强乡初见端倪。

二、项目建设

(一)建整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007年,针对全乡人民长期“以路为市”,投入38.69万元,对长873米,宽8米的新墟道路进行硬化,硬化面积达7300m2。同时启动了五条通村水泥路共11.98公里,投入215.64万元;启动了42条通组公路,共48公里,每公里由乡里补助1吨水泥。新建了2个村部。对两个村的饮水进行了改造。开通3个村的有线电视,新建移动基站1座。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们抢抓市委书记葛洪元联系大塘,市财政局在东坡驻点的良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投入资金96万元,用于东坡村“花豆种植”、“饮水工程”、“修路”、“危房改造”、“村容村貌”等10个项目。另有580万元国土整理资金用于以东坡为中心的东坡、大塘、居委会、洞口四个村。采用无塔供水的新技术,解决了东坡村320户1200人用水难问题。“村容村貌”整治,选择洞心组为示范点,对36户人家29幢住房美化、亮化。同时投入15万元,拆除旧村小,新建了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文体休闲广场。大塘村在县发改局的帮扶下旧貌换新颜。投入27万元,硬化圳田通村公路1.3公里。发动村民种植花豆200亩,种植甜玉米80亩,此项农民可人平增收240元。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00万元的鑫泰生猪良种繁殖场。

(二)教育不断发展

大塘乡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村小六所,学生1244人,共有在职在岗教职工94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 52人。学校校园面积86346平方米,校舍面积 13126平方米。学校现有图书23937册,学校配备计算机86台。2007年来享受“一免一补”中小学生共697人,减免学杂费4.8万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小学升入初中升学率100%,巩固率达100%;15周岁人口小学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初中完成率99%。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小学毕业合格率100%,初中毕业合格率96%。2007年筹集资金44万元新建了中学部学生食堂、厨房、澡堂、厕所;解决了船塘小学自来水和盆洞小学围墙等问题。

(三)卫生工作切实加强

大塘乡2007年末有卫生技术人员 42 人,有病床 40张,全年诊疗病人 3.6万人次。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坚持推行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2007年全乡共有10732人参合,共补偿455人次,补偿金额达28.3万元。同时,加强了“两网”建设和一村一室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乡卫生院的医疗设施,添置了医疗器械。

(四)社会保障进一步发展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良性发展。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关切民生。竭尽全力做好社会救助救济,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和创造就业机会。大批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转移就业,2007年新增外出务工人员100人,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1101人。

2、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大塘乡大塘乡位于余干县西北部鄱阳湖南岸,大部分村民房屋建筑在小山、缓坡山,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距县城15公里,距离南昌只有60公里。

2006年,大塘乡实现GDP3000万元,同比增长18.5%;实际引进利用外资8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大塘乡

大塘拥有土地面积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辽阔,土地肥沃,山岭连绵,湖泊面积2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4%,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7℃,全乡拥有总户数1857户,总人口9030人,学生2190人,全乡党员204人。

大塘乡解放前主要以渔业为生,90%为渔民。解放后,县内开建康山大堤,将鄱阳湖切下一块来,从此湖州变良田,大塘乡也随之改变,大部分渔民转入传统农业生产,全乡有优质良田7500余亩,在保证自供自足的同时,每年还向国家交售商品粮数百万斤,同时大塘乡水面资源丰富,当地农民利用水产新技术大力发展水面精养,发展螃蟹、黄鳝等特种水产养殖,大塘的鲜鱼出产多、鱼味鲜,远近闻名,同时大塘还盛产鲜虾和银鱼,还有水生植物:芡实、菱角、莲藕等。

通过移民建镇大塘有90%的农民住上了楼房,一座一千余户的新镇崛起在老村对岸,大塘人民从此走上城镇的新生活。

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变,必然要求精神世界的更新与前进,为适应农民和孩子的需要,大塘乡加强了学校的管理与增建,现大塘小学的数目由一个增至四个,学校环境与配套设施都有明显改进,现大塘乡的农民也有了参加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学习各种农业技术,现在全乡农民的思想意识有大的改进,总体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盲和半文盲的数字日益下降,大塘乡的精神财富在逐渐积累,全乡人民都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全新的生活。

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大塘乡概况

大塘即“大唐”,寓唐朝昌盛之意。全乡面积80平方公里,辖21个村委会,总人口2.8万人。9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245万元,财政收入达230万元。大唐乡地处鄱湖之滨,位于南昌市北郊40公里处,京九铁路、105国道、南昌昌北机场近在咫尺,铁昌水泥公路横贯东西,北有蚂蚁河沟通赣江航道,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荷叶塘太公坛、极乐寺、祖师殿、汪山土屋、古城残垣、汉葬墓群。有民间风味特产:充满文化气息的“东坡肉”美味甘醇,具有滋补作用,久负盛名的陈年老酒──大塘清明酒。境内有清澈的河道,肥沃的土地,淳朴的民风,优越的投资环境。

农业

全乡耕地总面积3.8万亩,粮食播面5.05万亩,粮食总产1.36万吨,棉花475吨,油脂613吨。以调整产业结 构为手段,发展蔬菜、优质米、优质棉花基地,以发展养殖业为目的,发展果茶、药材、草皮、生猪、特种水产、 麻羊、禽类生产基地;以普及农业科技为目标,推广水稻“两秧”技术,农作物"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 农机、农技配套水稻生产全程技术服务。主要产品有:优质米、优质棉花、花生、绿豆、茶叶、莲藕、百合、麻 羊、土鸡、麻鸭、牛蛙、鲜鱼、桃李、木材等。农业总产值3485万元。

企业

全乡有乡办企业10家,村办企业21家,个体企业792家。涉及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领 域。主要产品有:大唐清明酒、东坡肉、板鸭、食用油、挂面、家俱、粘土红砖等。目前正在兴办以种养、加工为一体的新观农场,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同时,正在抓紧新上一批有市场前景的个体私有特色加工企业。

基础设施

依托大塘街的区位优势,制定长远规划,相继改造了乡中心卫生院门诊及住院部大楼,完善了配套设备;新建了中心小学教学大楼,正在兴建两个中学教学大楼,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新建了邮电通讯大楼,开通了2000门程控电话;兴建了闭路电视差转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改造了自来水设施;新建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兴建了敬老院。今后,将进一步抓好环境和治安整治,发展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建设文化市场。

廉政建设

2006年,自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为了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村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更好地取信于民,在村级大力推行“四要”、“五公开”制度。“四要”即:一要全心全意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提供全方位服务;二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要引导和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和谐创业;四要遵纪守法、勤政廉政、不谋私利。“五公开”;即:一重大事项决策和办事程序公开;二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三惠农支农资金发放、使用情况、救灾救济款发放情况公开;四承包事项和合同公开;五计划生育“四术”情况、违纪生育处理情况公开。[1]

4、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乡大塘乡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南部,总面积为141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44个自然寨,117个村民小组,3330余户,总人口1.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5%。现有耕地1.29万亩、林地1.1万多公顷、草地420多公倾,利于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全乡15个村通公路,17个村通电话,18个村通电,5个村有卫生室。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6020吨,人均产粮398公斤,人均纯收入1447元。乡政府位于贵州东线旅游的黄金地段,距县城约13公里,省道炉榕公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境内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咱刀、新桥、独南、交腊村分布有铅锌矿、锑矿,品位较高,储藏量丰富,属混合型矿区。

大塘乡的绿色资源非常丰富:有魔芋400多吨、鲜笋500多吨、猕猴桃100多吨、各种中药材80多吨是个开发投资的好场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