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镇

1、江西省广丰县永丰镇永丰镇历为县治,为广丰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驻镇单位有:县级党政军机关,上级条管驻县单位,县直属机关、团体,公、民办中小学校,公、民营集团、公司、厂矿、企业等共288个。镇郊农村为县城蔬菜生产主要基地。镇内历来为工商贸易中心。2000年全镇财政收入878万元。1995年,被评为全省100个基本达标小康乡镇之一,名列全省第32位。北门村被评为上饶地区小康示范村之一。1997年,被评为江西省卫生县城。2000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
古永丰镇于唐武德四年(621)建镇。唐乾元元年(758)建永丰县。唐元和七年(812),撤永丰县入上饶县,复为镇。宋熙宁七年(1074)复县。建县后所称县城和民国时期以后所称的永丰镇范围大致相同。民国时期,县城区域面积约0.64平方公里。民国二十七年(1938)始设镇,分关西、北里两镇。民国三十一年合并称永丰镇,其辖区除县城外,还包括县城附近的巷村、小坝头、麦田畈、老桥头、石磨岭,连隔河的水南(南屏村)也在其内。民国三十八年解放前夕,全镇辖20个保,268甲。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2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时永丰镇属城厢区。1951年为县直属镇(区级),辖镇内各街和南屏乡(水南)。1954年南屏乡从永丰镇析出。1958年成立永丰镇人民公社。1981年撤社改镇,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永丰镇位于丰溪中游,县境中偏西部,东连排山镇,与塘墀乡隔丰溪为邻,南接大石乡,西毗洋口镇,北与下溪镇接壤,东北靠吴村镇。1993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城北乡,将其区域和大石乡的南屏村划归永丰镇,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2001年11月,西坛乡撤销,其区域划入,还有原河北镇的源溪、湖头、塘溪3个行政村同时划入,全镇总面积扩大到47.3平方公里,县(镇)驻地距上饶市政府驻地信州区23公里,距省会南昌273公里。
全镇原设东街、鸟林街、横路、南街、湖沿、商城、西山7个居民委员会,74个居民小组,东关、南屏、西门、北门、大塘角、南山6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2000年末,总户数36966户,160754人,其中男80704人,女80050人,非农业人口122260人。2002年10月,横路居民委员会并入南街居民委员会,增设白鹤畈、小康城居民委员会。全镇至此有8个居民委员会、69个居民小组。现有东关、南屏、西门、北门、大塘角、南山、西坛、石谢、翁岭、黄尖山、源溪、湖头、塘溪13个村民委员会、161个村民小组,共有104个自然村。2002年末,全镇总户数45827户,总人口183305人。共有耕地602公顷,其中水田58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5776吨。镇区工商业繁荣,郊区以种蔬菜为主。20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323万元,工业总产值12577万元,民营企业总产值1.26亿元,财政收入8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8元。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455万元(1990年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2680万元,财政收入1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5元。
民国时期,未闻有大事修城之举,致雉堞、城楼多有残缺,但古城大体仍存。县城六门,皆通街道。以十字街为中心,东街通东门;南街通南门;西街抵横路口,左通小南门,右穿过横路可达西门;中大街直至县府前;县府门前一道横街称府前街;自府前街折向北门,称鸟林街,外通石磨岭;自中大街之大井头始,有小巷通小北门,称税务巷;有街道直通西门,称西关。街道数经加宽,最宽处有6米左右。主要街道路面中间铺青石板,两侧砌以卵石。街道两旁店铺及城内各处民房,原皆平房,至民国中期始出现为数不多的两层木结构楼房。其间,点缀有较雄伟的庙宇亭阁,如孔庙、文昌阁、万寿宫、城隍庙、武庙等。这些古建筑与四周的城垣相对,呈现出一座小城的特有风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加大市政建设投资,县城建设步伐加快,昔日古城面貌焕然一新。古城墙于1951~1973年间先后拆除,少有遗迹。池壕有些因与城内下水道通连或与城郊农田灌溉有关,仍有部分保留。1977年大致按城墙旧址建成了环城公路,与上(饶)二(渡关)公路相衔接。老城街道布局,与旧相仿,旧有主街,已拓建成新街,中大街、西关街,宽至11米。1983年以后,街道、巷弄已改筑成水泥路面,街道两旁旧商店,多已拆迁改建。中大街和西关街,两旁商店大多数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数层楼房,街道绿树成荫。旧时点缀在街道与居民区间的庙宇亭阁,多已无踪。而今分布县城各处的是政府机关、学校、工厂、医院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楼房;私人新建的住宅楼房遍布县城。1992年后,新建成44.4米宽、2.5公里长的永丰大道商业街和28米宽、2.6公里长的丰溪路商业街,以及西广路商业街,博山路商业街等。先后建成西山、白鹤畈、裕花园、东门、西桥、北门、水南、金三角、西苑住宅小区。县城人均住房面积由1990年以前的6.3平方米,提高到20.3平方米。
永丰镇的市政建设,统一纳入县城规划建设之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全面安排,分期实施。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广丰经济的需要,重新修订了县城建设规划,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5.2平方公里。在这个总体规划指导下,坚持走“商业化开发、商业化管理”的城建路子,加快了县城建设步伐。据1997年至2000年统计,吸收商业化资金13亿元投入县城建设,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04平方公里增加到10.5平方公里,拆迁旧房32万平方米,新建和改建道路61万平方米,新建房屋15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4%,人均绿地7.8平方米。新建成6万自吨来水厂,新铺水管387.6公里。建成了占地1667公顷的垃圾填埋场,7个垃圾中转站及一大批环卫基础设施。建成月兔广场、河滨公园、竹行山公园、水尾山风景区、永和塔、聚仙亭、永丰亭、保安亭、荧屏亭、月湖长廊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长169米、宽32米的永丰大桥。县城主要街道安装路灯6925盏。市政设施配套齐全,市政管理正规有序,建立了一支素质较好的市管队伍,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市场管理制度,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管办法,加速了旧城面貌的改观。
县城交通以公路为主,有上广(广丰——上饶),广浦(广丰——福建浦城),广玉(广丰——玉山),广江(广丰——浙江江山)4条主干道,总里程约245公里,建成芦林西客站和东门、北门、下溪停车场,城区通往全县各乡镇村公路四通八达。城内开通了7路公共交通车;三轮客运机动车、出租小轿车和数以千计的三轮车招之即来。县内、县外交通十分方便。教育、文化设施:城区有县办广丰中学、广丰第二中学、县实验学校、县进修学校、县幼儿园;镇办有永丰中学和永丰小学等15所小学。民办学校有丰溪中学、芦林中学、裕丰中学、南山中学、信息技术学校、康桥中学、嘉慧中英文幼儿园等。设有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电影院、广丰剧场、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县人民广播电台、有线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镇办有广播站。县城设有交警队、城管队、环卫所等机构,为创建全国、全省卫生文明县城起了重要作用。卫生医疗机构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站、县防疫站、县血防站、县皮防所、芦林医院等。镇办有永丰医院1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较为先进和完备。
新中国建立前,永丰镇工业仅有几个小厂和手工业作坊,无电力、机械设施,粮油加工全靠水力(水碓)、人工。新中国建立以后,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县城先后办起电力、机械、建材、印刷、制革、粮油加工、美术工艺、食品、卷烟等工业企业。镇办工业有机修、陶瓷、家具、建材、服装、棉棕、花炮、印刷、制药、机砖、啤酒等工业企业,2000年镇办工业总产值1.26亿元。1996年12月开始筹建芦林工业区,到1997年10月建成厂房9幢、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当年入区生产有6家企业,到2000年,入区生产的企业有30家,年企业销售收入12.4亿元,成为全县新兴的工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永丰镇历来就是全县的商贸中心,以经销土特产烟、茶比较突出,全县年产烟叶十五万担,茶叶三千担大部份从县城运销,设在横路的茶庄林联庄,曾在杭州、上海等地设有分销处,茶叶销售国内外。烟商向以“一林(林兴记)、二苏(苏丰记)、三姚(姚泉记)、四徐(徐振记)”闻名。他们以县城为收购、加工、外运的中心,烟叶畅销国内外。此外,还有竹木、粮油、中药材、棉布、百货、南杂货、金银首饰、书籍文具、糕点等工商业户,有的还兼营批发。日军入侵以后到解放前夕,烟、茶业衰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匪患成灾,商业萧条。
新中国建立后,县城商业有了很大发展。国营、供销合作社、集体、公私合营及个体经营的商店、摊点,百业俱全,分布于各条街道。其中中大街、西关街、丰溪路、永丰大道、博山路是新建的商贸大街。1984年以后,个体私营工商业迅猛发展,到1997年,全镇有企业517家,其中镇办企业11个,工业总产值2560.8万元。2002年,全镇有民营企业1500多个,产值1.2亿元,其中年产值达500万元、上交利税50万元以上的有南山机砖厂、医疗器械厂、滑石开发公司、北门建筑公司、第三建筑公司、永丰房地产公司。镇内建有广丰商城、裕丰大市场、南屏市场、东门菜市场、南门菜市场、西山菜市场和南山建材大市场等大型商贸中心,全镇商业网点1591个。每逢农历三、六、九为定期墟日,上万人进城赶集,每墟成交额120多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
总人口
72022
男
36522
女
35500
家庭户户数
17892
家庭户总人口(总)
71465
家庭户男
36119
家庭户女
35346
0-14岁(总)
20010
0-14岁男
10773
0-14岁女
9237
15-64岁(总)
48109
15-64岁男
23779
15-64岁女
24330
65岁及以上(总)
3903
65岁及以上男
1970
65岁及以上女
193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4615
2、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镇概况:盐城市亭湖区永丰镇土地面积5362公顷,耕地面积3116公顷,10个村、3个居委会,人口34868人。国内生产总值3.1亿元,2006年实现财政收入1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2元。

工业 形成塑料制品、玻璃工艺、机械加工、纺织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拥有汽车配件、环保节能机械、玻璃工艺、塑料制品、建筑机械、针纺织品、机械铸造等10多个拳头产品。全镇工业增加值、销售、利税、利润四项指标分别达到1.28亿元、5.58亿元、2800万元、2100万元,完成技改投入1.36亿元。
农业 拥有蚕桑、苗木、果品、水产养殖四大农业基地,形成“南桑、中果、北养”区域特色。拓种黄金梨2500亩(约166.67公顷),带动了全镇优质果品的发展;实现了土地治理综合开发、林果基地建设、绿色通道、万只草鸡养殖场四大农业重点工程,保证了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产不断扩张镇域规模,合理规划区域布局,鼓励众多农民从事餐饮、物流、房产等服务行业。成功引进人民大超市、万仕超市等规模产业。2006年实现增加值7300万元,同比增长17.7%。
招商引资 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理念,建成覆盖全镇的大招商格局,通过宣传发动、任务分解、细化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全镇上下形成“人人倾力招商,个个忙于引资”的浓烈氛围。2006年累计引进项目22个,投资总额13880万元,其中投资额达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
社会事业 “六有”工程、 “校校通”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永丰初中学生中考成绩列全区同类学校榜首。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集镇环境整治、主街道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顺利实施。镇敬老院基本达到市一流水平。计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中心站验收,在全区率先发放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劳动保险工作超常发展。人武、民政、青年、妇女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不断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坚持依法治税。2006年实现财政收入1166万元,同口径增长38.3%,实现了提前“翻两番”目标,创历史新高,其中国税860万元,同比增长32%,地税完成258万元,同比增长66.9%,财政完成48万元,同比增长9.3%。
[农村水利建设成绩斐然] 2006年新建机耕桥21座,防洪闸6座,排涝站2座,修建砂石路4800米。
[劳动力实现大转移] 建立了全镇劳动力人才档案库,成立全区第一个镇级人才培训中心,完善配套操作基地,进行输出前的技术培训。同时,加强用工信息反馈,深入用工单位了解输出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切实解决了转移人员的后顾之忧。2006年共累计输出劳动力1.1万人。
[打造“双强”型村委班子] 建立和完善“双强”人才信息库。紧抓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契机,对照“双强”标准,精心筛选,着力把热爱农村工作、热心为民服务、得到群众拥护、带头富带民富本领强的“双强”型人才选进村委会班子,使“双强”干部达到95%以上,成为带领村民致富创业的一支生力军。
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丰镇永丰镇位于凉州区西部,旧名四十里铺,因境内有古建筑“永润宫”,解放后人民寄寓“乐业永丰”之意而得名。乡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800亩。辖毛沟、永丰、沿沟、大路、四十里、四坝桥、朵浪、朵云8个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82人。乡政府驻在四十里铺集镇。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297万元,财政收入8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有中小学9处,在校学生2614人;有卫生院1处。乡内祖师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西路红军将领徐向前、李先念等指挥作战的地方,是红军血战河西的遗址之一。
按照“依靠科技促速度,增效益;强化基础促发展,增后劲”的工作思路,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乡镇企业发展突飞猛进,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四十里铺开发区是区属“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小区内有市、区大中型企业3家,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00家,乡镇企业的兴起带动了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四十里铺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了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业、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玉米制种业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全乡日光温室面积已达275亩,形成了以5000只大型鸡场、永丰规模养殖示范点为代表的规模养殖户176户。特禽养殖也有初步的发展,已引进蜜蜂、美蛙、蝎子等品种。
永丰乡确定了今后发展目标:发展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经济作物产业化示范区、养殖规模化示范区和乡镇企业省级示范区等宏伟目标。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以日光温室、规模养殖、玉米制种为支柱,积极发展以祖师宫为中心的旅游业,使永丰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明星。
4、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永丰镇是德庆县丘陵山区重镇。全镇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5.8万亩,耕地面积1.83万亩。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2.09万人。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农业总产值1.17亿元。永丰镇党委、政府分别被上级授予“全国绿化百佳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村镇建设规划‘岭南怀’达标镇”、“肇庆市‘六个好’先进镇党委”、“肇庆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永丰镇的物产资源较为丰富。农副产品主要有松脂、沙糖桔、稻谷、玉桂等,是德庆有名的松脂、沙糖桔、稻谷生产基地。现有松脂基地15万亩,沙糖桔基地4000亩。矿产资源主要有钽铌矿、瓷土、锡矿、金矿、矿泉水等,且储量丰富。小垌28号矿泉水,日流量50吨,水质符合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
永丰镇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有较快发展。目前有长乐机砖厂、东海塑胶厂、永丰保健食品厂、利丰矿业有限公司永丰液石油气站、永丰陶瓷原料加工厂等10多家骨干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了肇庆富友火机制造有限公司、卓业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香港双鸿打火机厂落户德庆打火机基地。
永丰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省道悦怀线贯穿全境,东距肇庆62公里,西离县城58公里,北距怀集80公里。镇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方便。圩镇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环境优美,街道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通信便捷,程控电话全面普及,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互联网网络完善,供电供水能力充裕,能满足全镇居民和工业用电、用水需求。
永丰镇的物产资源较为丰富。现有贡桔、沙糖桔基地8000亩,松脂基地15万亩。农副产品主要有松脂、贡柑、沙糖桔、稻谷、玉桂等,是德庆有名的松脂、沙糖桔、稻谷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主要有钽铌矿、瓷土、锡矿、金矿、矿泉水等,且储量丰富。小垌28号矿泉水,日流量50吨,经国家验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
永丰镇工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永丰陶瓷原料加工厂、德丰木业公司、永丰液化石油气站、永丰塑胶厂、友材砖厂、永丰保健食品厂等企业已成为民营骨干企业,2007年成功引进了南海客商投资200多万创办合富木业。
永丰镇山多地广,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环境良好,人力资源丰富,尤其现在正大力发展矿泉水开发项目,挚诚盼望社会各界人士到永丰投资置业,共创美好前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扬“和谐”和“发展”两面旗帜,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预期目标
到2010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4896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8543元,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更加繁荣活力,社会更加和谐安康,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三、主要战略措施
一是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永恒主题,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做强做大我镇民营经济企业,积极培植税源,实现镇级财政稳步增长。
二是要牢牢把握建设新农村这个重点,坚定不移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三是要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根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政为民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民办实事好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增收、教育、医疗、安全等问题,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1]
永丰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17945
男
9295
女
8650
家庭户户数
525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7733
家庭户男
9160
家庭户女
8573
0-14岁(总)
5194
0-14岁男
2797
0-14岁女
2397
15-64岁(总)
11187
15-64岁男
5818
15-64岁女
5369
65岁及以上(总)
1564
65岁及以上男
680
65岁及以上女
88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966
下辖村
[3]
南田村
古蓬村
新乐村
荔枝村
紫迳村
郡市村
河村村
金郡村
文罗村
双城村
文善村
5、陕西省洛南县永丰镇永丰镇地处洛南县城西12公里处,素有洛南“西大门”之称,西邻卫东镇,北接保安镇,东、南与城关镇和四皓乡接壤,洛洪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镇东西长六公里,南北跨度十五里,属两川一梁一山的川塬地带。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71亩,下辖14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000人,其中农业人口19224人,驻镇单位27个,是洛南大镇之一。
永丰镇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有“小关中”之美誉。全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特别是大豆生产久负盛名,被命名为“绿色无公害万亩大豆基地”。在历届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全镇已形成了“烟、畜、果、药、桑”五大主导产业。烤烟面积已发展到4000多亩,产值达到300多万元;畜牧业已建成街西、永丰、冀洼、李村四个科技养殖示范小区,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大户达到108户,猪、牛、羊总饲养量达到4.2万头(只);林果以良种核桃为主,发展良种核桃建园1500多亩,建成了核桃路、核桃沟;中药材建成了以丹参为主的冀洼村“天士力药源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发展中药材3050亩,年产值627万元。2006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已建成桑园1700余亩,发展态势良好。
永丰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永丰镇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畜、烟、果、药、桑”五大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永丰,开创团结、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6、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永丰镇是临海市行政区域调整后新设立的一个镇,成立于2002年1月,由原更楼乡、沿溪乡及古城街道的10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人口6.01万,地域面积156平方公里,下辖78个行政村。有耕地面积28538亩,其中水田23479亩,旱地5059亩;山林面积17000亩。2003年末,农民人均收入3181元。
永丰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镇政府驻地设在104国道与35省道交汇点——留贤村,距市中心7公里,辖区东临大田、南接古城、西连括苍、北邻河头,是该市相邻县——天台县、仙居县和台州市级中心镇——白水洋镇入城的要道,把持临海西大门。104国道和35省道贯穿全境,建设中的台金高速公路从镇区南边通过,并在浦叶设有道口,该道口距镇区仅1.5公里。
永丰镇可利用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镇内有全市最为丰富的砂石资源,并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始丰溪自天台流经该镇,并从镇区穿过。永安溪自西而东经过镇域,两支溪流在白马山前汇入灵江。这两支溪流过境,为永丰创造了建材、小水电两大支柱产业。
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西翼展翅要求,坚决实施“工业求壮大”、“农业求高效”、“集镇求精品”战略,按照创建“工业卫星镇”、“农业特色镇”、“集镇精品镇”的目标,充分利用永丰的地域、资源、交通等优势,克服新建镇资金短缺,底子薄弱等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全镇有150多家企业,其中市级希望企业2家,涉及建材、工艺品、造纸、橡胶、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其中建材、工艺品、造纸业为支柱产业。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92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300万元,实现技改投入1170万元,引进企业5家,引进资金2000万元。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效益农业不断扩张。在万亩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香港超大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该公司全新的科学化种植、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理念,对附近乃至全镇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结合沿溪、白毛两地成片的小水果,建立了两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新注册“正凤”、“佳艳”两个品牌。在省农业博览会上,“正凤”牌早大梅荣获金奖。土地整理工作卓有成效,继更楼万亩土地整理和河南片土地整理后,又推开沿溪、白毛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可利用资源丰富,并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前景诱人。
全镇社会稳定,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随着投资450多万元政府办公大楼的投入使用,各项公建项目将不断上马,主街道12号路、6号路计划2004年硬化,集镇建设不断推进。“康庄”工程建设进展顺序,已完成西北环线居溪段路面硬化工作,河南公路计划年底硬化,进度明显,确保年内通车,其他通村公路路面改造火红。积极参与教育强市创建活动,争取2005年实现台州市教育明星乡镇。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镇文化体育站经省级考核认定达到省东海明珠工程建设标准。下塘园、留贤等台州市二、三类农民文化俱乐部发展迅速,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省一级文化技术学校。
下辖村
[7]
留贤村
八叠村
岙西村
里柱村
龙潭坑村
岙东村
坑头村
下鲁村
方山头村
渡头村
更楼村
三江村
石鼓村
陈店村
上洋村
浦叶村
下吴村
望洋店村
上郭村
下塘园村
沙湾村
磨头村
沙头村
后郭村
杨图村
缸窑村
下蔡村
柴埠渡村
上坪村
下坪村
蓼岸村
董岸村
坊前村
白毛村
官庄村
新四村
下村村
桥头村
西岙村
前后人村
义岙口村
江溪村
大洋村
姜家岙村
岭后村
大山郭村
马郎山村
沿岸村
利站村
谢岙村
赤缪街村
赤缪童村
昌岙村
口坑岙村
潘岙村
吕山店村
尹村村
石佛洋村
许岙村
三益村
沙段村
下沈村
周家岙村
松树林村
陈婆岙村
下赵村
桥下村
方家岙村
方家岭村
张家湾村
崔岙村
水港村
满塘村
茶辽村
新坦村
上山村
荷山村
彭山村
7、黑龙江省青冈县永丰镇永丰镇位于青冈县城北22.5公里处(北纬46°52',东经126°01')。东靠德胜乡,南与劳动乡毗邻,西接连丰乡,北与迎春乡接壤,居青冈正中部。总面积21.8万亩。总人口17477人。辖13个村,57个自然屯,镇人民政府驻地:关家窝堡屯。
该镇解放前为向阳村;解放后的1946年叫六区;1948年叫四区;1955年叫向阳区(四区);1956年撤区改小乡制时为永丰乡、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叫和平公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改叫红旗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在地区内重名而改为永丰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又改为永丰乡,后又改为永丰镇。
该镇地势平坦,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10公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属石灰性黑土区,土地肥沃。全年无霜期为125天。林地面积18000亩,其中多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村林、用材林、薪炭林。草牧地面积11000亩,分布在良种场村及丁家店等地,适宜集体和个人放牧。
该镇以农为主,总耕地面积14.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粮食亩产达450公斤左右。经济作物有瓜菜、葵花、亚麻、土豆、笤帚糜子。本镇特产笤帚糜子,每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同时拉动了周边乡镇的笤帚糜子种植,有“东北笤帚加工大镇”的美誉,笤帚产量每年都在200万把以上,平权村笤帚加工厂规模大,年产量近百万把,产品远销日本、韩国。该镇是全县马铃薯主产区,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粉条、粉丝等加工企业50多家。该镇牧业发达,牛、猪、羊生产规模大。
该镇东北部地势起伏,风光优美。永平小流域总面积达3000多亩。流域内的永平水库面达1000多亩,库容100多万立方米。水中放有游船、岸边林木繁茂,林中建有木屋,用餐时可品尝到五、六种鲜美淡水鱼,是一处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圣地。
该镇交通便利,哈黑公路(202国道)纵贯南北,每日来往班车频繁,交通、运输极为方便。全镇电视机普及率达98%,电话入户率达32%;镇政府有标准化微机室,电脑已接互联网。镇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6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卫生院一处。
8、江苏省兴化市永丰镇解放初期,永丰镇属永丰区,1980年曾由永丰公社和林潭公社的一部分划分为永丰公社和徐扬公社;2000年3月在区划调整中由徐扬、永丰两乡合并而成,2000年7月撤乡设镇,镇政府所在地徐扬庄。战争年代,永丰镇为苏北革命红色根据地之一,是新四军、解放军指挥战斗和召开会议的聚集地,素有苏北“小莫斯科”之称。兴化第一所培养教师和革命干部的学校

“朱严师范”就是在徐扬庄创办的。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清代文化名人、著名文学艺术理论家刘熙载陵墓就在镇政府所在地以东1公里的沙仁村。
永丰镇位于兴化东北部。东接合陈镇,南界戴窑镇,西濒昌荣、安丰两镇,北邻安丰、新垛、大营三镇。全镇交通十分便利,西连宁盐一级公路,与宁靖盐高速公路互通;东接新长铁路和204国道,昌合公路途经该镇集镇中心和8个行政村,在镇境内长达8公里。土地总面积76.3平方千米,人口50154人。镇辖居委会1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316个。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
总人口
40821
男
20625
女
20196
家庭户户数
14964
家庭户总人口(总)
40740
家庭户男
20561
家庭户女
20179
0-14岁(总)
8689
0-14岁男
5047
0-14岁女
3642
15-64岁(总)
27871
15-64岁男
13715
15-64岁女
14156
65岁及以上(总)
4261
65岁及以上男
1863
65岁及以上女
239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9351
9、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永丰镇位于双峰县中部,跨湄水下游两岸,东倚长潭株“金三角”,南临衡郴“弹性地带”,西承邵阳,北与娄底呼应。土地总面积89.8平方公里,辖56个村、8个居委会,58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88092人,其中乡村人口44430人。有耕地2343公顷,其中水田1874公顷。湄水从南入境,曲折向北流经镇区,注入测水。两岸为广平的沃土良田,历为农业发展的黄金宝地,主产粮食、生猪、蔬菜、鲜鱼、辣椒、水果,养殖业居全市10强乡镇第四位,林业成为全区“千元山”建设样板。
·双峰县永丰镇 (湖南省 娄底市)
·面积:1713 平方公里
·经度:112° 10′东
·纬度:27° 27′北
·海拔:98 m
·人口: 88 万
·邮编:417700
·电话区号:0738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8])
总人口
88040
男
44684
女
43356
家庭户户数
25645
家庭户总人口(总)
86711
家庭户男
43753
家庭户女
42958
0-14岁(总)
19485
0-14岁男
10239
0-14岁女
9246
15-64岁(总)
62245
15-64岁男
31413
15-64岁女
30832
65岁及以上(总)
6310
65岁及以上男
3032
65岁及以上女
327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8926
10、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永丰镇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南郊,距城区10.5公里,镇政府驻地新民村,213国道由南向北经境中部,辖区总面积91.43平方公里,有耕地3.9万亩。东与守望乡相连,南与布嘎乡接壤,西同苏家院接界,北跟土城、蒙泉两乡毗邻。全镇辖海边、小闸、新民、青坪、绿荫、元龙、三甲等7个村民委员会,61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8个党总支,33个党支部,有党员733人。有人口10669户,40179人,居住着汉、回、苗、彝、白5个民族。有新民、元龙、三甲3个农贸市场。有中学1所、小学8所,教职工200多人,学生7000多人。
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964万元,比2003年增长776万元,增长率为15%,农民人均收入1484元,比2003年增长193元,粮食总产量1455万公斤,人均有粮362公斤。地方财政收入34.7万元,比2003年减少10.3万元(农业税免征)。
全镇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粮、烟、畜、果、蔬、劳务输出六大支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为主的乡镇。其中粮食产值1598万元,比2003年增收58万元,增长率为3.8%;烤烟产值1042万元,比2003年增长262万元,增长率为34%;畜牧产值1296万元,比2003年增长96万元,增长率为0.8%;经济林果产值920万元,比2003年增长40万元,增长率为0.5%;蔬菜产值560万元,比2003年增长80万元,增长率为17%;劳务输出收入480万元,比2003年增长200万元,增长率为71%;个体私营经济60万元,比2003年增长32万元,增长率为114%。
11、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永丰镇永丰镇位于蒲城县东约30公里处,省道106线穿境而过,属渭北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形复杂,地貌独特,山、水、川、塬兼备。东邻澄县韦庄镇,西以洛河为界与东陈镇相邻,南与大荔县段家乡相连,北接澄县的交道镇。三面依塬,一面系水,东高西低,中部平坦,形成盆地,素有永丰川之称。南北长15.1公里,东西宽7.6公里,总面积74.9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652人。永丰镇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3℃,降雨量500-600mm,无霜期230天。
大浴河“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宛如游龙的洛惠渠,气势恢宏的曲里渡槽,横跨洛水的洛西倒虹,历史悠久、巍峨雄伟、玲珑秀丽、建筑精细的海源寺塔,久负盛名的蒲城八景之一“温汤晚浴”,碧波荡漾、绿树成荫、鸟翔鱼跃的大浴河水库,组成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游图。无论你是骑车还是漫步于林荫蔽日的洛惠渠岸,即能尽情享受这些瑰宝艺术给你带来的欢乐,又能领略永丰半壁河山秀丽风景之娇美,心旷神怡,乐而忘返。耸立苍穹的永丰战役烈士纪念碑下掩埋着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忠骨。他们的鲜血滋润了永丰人民纯朴勤劳、爱党爱国、团结奋进的民情风格,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永丰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屈不挠、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他们的英灵荫护着永丰大地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永丰宝贵的精神财富。
永丰镇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基础设施完备,石马山、太湖山石灰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石灰石储量达650万吨,形成了六大水泥支柱企业,年产水泥75万吨。其中洛东集团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流程规范严格,产品质优价廉,服务文明守信,用户遍及省内外,多次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洛东”牌水泥被评为全省著名商标;后稷在永丰川“教农稼”说明农业生产条件之优,五十年代永丰荣获国务院的表彰和奖盛,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全镇公路总里程达5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西禹公路、西韩铁路及西禹高速穿境而过;程控电话装机达5000多门,16个行政村达到村村通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延伸至村;主变容量0.4万千伏安的变电站保证了全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永丰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内引外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全面发展。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场275元,已形成以牛、差别、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基地,年底将建成存栏达220头渭北最大的坞坭奶牛基地;以时令瓜果为主的温汤200亩党委服务示范基地,其中,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坊坡村根据自身地理特点,发展万亩核桃与大枣林,是陕西省核桃产业基地示范村,截止目前该村种植核桃、大枣共计5000余亩,人均果林面积3.4亩,年产值52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4237元,其中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3573元,产业覆盖达到90%以上;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基地;截止2002年度,全镇乡镇企业达45个,从业人数4500人,年产值11500万元,有力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
永丰镇政治稳定,经济活跃,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近年不各项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2003年七月镇党委被县委命名为“六个好”先进党委。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
总人口
27220
男
13731
女
13489
家庭户户数
6544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809
家庭户男
13424
家庭户女
13385
0-14岁(总)
6958
0-14岁男
3587
0-14岁女
3371
15-64岁(总)
18291
15-64岁男
9272
15-64岁女
9019
65岁及以上(总)
1971
65岁及以上男
872
65岁及以上女
109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6684
12、重庆市忠县永丰镇永丰镇位于忠县西部,距县城39公里,幅员面积59.2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2.2万余人,其中场镇建设面积26 平方公里,场镇居住人口0.23 万人,是首批县级试点小城镇。
永丰镇交通优势富集,基础设施完善。沪蓉高速公路横贯镇域并设一互通式出口,石遂路穿镇而过,永青路即将动工改造,镇内环路业已建成,连接毗邻乡镇的公路四通八达;场镇建设日新月异,场镇功能日益增强,镇内水、电、视、话、气等设施一应俱全。
永丰镇山川秀美,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永丰属典型的浅丘褶皱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镇内蕴藏着宗教圣地太阳寺、清代民居龚家院子、奇幽景观观音谷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永丰镇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产业优势雏显。近年来,通过筑巢引凤,倾情引商、以商引资,工业由无到有,现已驻入辽永页岩砖厂,长源饲料厂,科宇饲料厂,高洁纸厂等 家企业;“双杂”水稻制种、玉米制种、蚕桑、大豆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蛋鸡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已形成20万只的养殖规模。目前,我镇将以永丰100万只蛋鸡工程带动忠县1000万只蛋鸡工程,成为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的重要项目。
永丰政通人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干部敬业,到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永丰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组织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更加凸显,“三百工程”成效显著。依托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便利,随着“四个一”工程的不断实施,今后的永丰必定景更美、民更富、镇更强!
13、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永丰镇
永丰镇:辖 三永、上皮坊、下皮坊、河西、田兴元、五间房、光木山、镘头沟、山岔口、幸福、元山、马坊子、水井子、边墙、平川、临滩、兴隆沟、建国、乡马沟19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