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脓毒血症是指全身性恶性炎症反应状态,是一系列反复的刺激导致产生大量的促炎性介质.紧跟着促炎性介质浓度高峰的是IL10等抗炎性因子的迅速大量释放,导致血循环中促炎性介质和抗炎性介质的峰值浓度交替出现.

目前,普遍认为,脓毒血症死亡率与宿主反应有关,多种细胞、炎性介质和凝血因子参与了这个反应过程.绝大多数临床试验因治疗目标不明确而宣告失败.为了能在脓毒血症治疗中取得更大的进展,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参与宿主反应的个体成分的主要机制.其中内皮组织在介导脓毒血症的表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内皮组织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强调内皮作为脓毒血症治疗靶的潜在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