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
萌芽于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起源于欧洲,欧洲至今仍是基地。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
为什么出现在欧洲?
①欧洲的传播实践与美国有很大不同。欧洲的大众传播业大多是公营或公共,少部分私有,少部分国有,更强调其社会服务性。美国则基本上私营,商业化程度高,受利润支配。
②欧洲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传统不同于美国。更强调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中的思辩研究和质化分析。
理论基础:
①“法兰克福学派”,主张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60年代开始在欧洲流行。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文化及意识形态等进行批判。批判学派自身是一个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
主要流派:
①法兰克福学派:主要观点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文化工业及大众文化的批评上,剖析和批判西方传播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
②政治经济学派(又称“政治经济传播媒介理论学派”):着重分析西方垄断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
③意识形态学派:着力研究意识形态本身,研究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
④社会文化学派: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在社会及文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⑤女权主义学派:着重研究男性统治束缚对女性传播的方式,女性传播形式的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