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赛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蒙特利尔赛道

赛道弯道名称:

1-塞纳(Virage Senna)、2-孔科尔德(Pont De La Concorde)、3-哈姆皮姆(Pits Haimpim)、4-卡斯莫(Virage Dw Casimo)

赛道名称:加拿大维伦纽夫蒙特利尔赛道

地址:Circuit G. Villeneuve Casier postal 248 Succursale Place d

官方网站:http://www.grandprix.ca

赛道长度:4.361公里

赛道记录: 1分13秒622 (2004,巴里切罗,法拉利)

比赛总长度:305.270公里

比赛总圈数:70圈

赛道简介:

1982年,蒙特利尔赛道的名字以雅克-维纶纽夫的父亲吉尔-维纶纽夫命名,这是为了纪念吉尔-维纶纽夫,这位F1著名的车手在这里丧生。赛道在圣母院(Ile Notre Dame)附近,交通十分方便。这条独特的赛道是由永久赛道和街道组合而成。

蒙特利尔赛道从1978年开始主办一级方程式赛事。而赛道也只是主办加拿大F1大奖赛。虽然这条赛道以维纶纽夫命名,但是有意思的是维纶纽夫父子从未在这里取得过冠军。迈克尔-舒马赫在这条赛道六次称雄,可以说德国人最喜欢在这里比赛,在过去的7次比赛中,迈克尔-舒马赫在这里五次夺冠。而他的弟弟拉尔夫-舒马赫也在2001年获得分站冠军。

赛道特性:

看一眼蒙特利尔赛道的平面图就知道这条赛道的难度,赛道舒畅,没有特别的直道,但是有一个死亡弯角:塞纳(Virage Senna),第一个弯道就足以使最好的车手陷入麻烦,因为出弯后马上就进入一个扭曲的S形弯道,车手几乎都是擦者护墙驶过,但是一旦刹车过晚或轮胎抓地力不足,那往往就车身横撞在护墙上或到草地中去除草。因为赛道很通畅,所以它有多处超车的机会。但这也对赛车的引擎和刹车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观众来说,除了能观看到精彩的比赛,赛道旁的五大湖风光也很迷人。

两件需要考虑的事,一是这条不常用的赛道极多污垢;而第二件事是赛道有很快的直路之余也有很多种类的弯道。好的行车线,刹车平衡,赛车耐用性和抓着力都是主要的考虑。

历届冠军榜:

2008:罗伯特-库比卡(宝马)-R.kubica(BMW)

2007:陆易斯-汉密尔顿(迈凯轮)-L. Hamilton(Mclaren)

2006:费尔南多-阿龙索(雷诺)-F.Alonso(Renualt)

2005:吉米-雷克南(迈凯轮)-K.Raikonnen(Mclaren)

2004: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3: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2: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1:拉尔夫-舒马赫(威廉姆斯)-R. Schumacher (Williams)

2000: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1999: 哈基宁(迈凯轮)-M. Hakkinen (McLaren)

1998: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1997: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1996:达蒙-希尔(威廉姆斯)-D. Hill (Williams)

1995:阿莱士(法拉利)-J. Alesi (Ferrari)

1994:迈克尔-舒马赫(贝纳通)-M. Schumacher (Benetton)

1993:普罗斯特(威廉姆斯)-A. Prost (Williams)

1992:博格(迈凯轮)-G. Berger (McLaren)

1991:皮考特(贝纳通)-N. Piquet (Benetton)

1990:塞纳(迈凯轮)-A. Senna (McLaren)

1989:伯特森(威廉姆斯)-T. Boutsen (Williams)

1988:塞纳(迈凯轮)-A. Senna (McLaren)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