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屿镇

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
[行政辖域]秦屿镇位于福鼎市东南部,面积116.7平方公里,是福鼎市域次中心城镇,辖有3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6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近3万人。
[交通状况]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福宁高速公路和福温铁路贯穿全境,并分别设立有太姥山互通口和县级火车站,拥有优良渔港,航运直通国内各大港口。
[气候与物产]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到68%。全镇物产丰饶,盛产粮食、水产品,全镇耕地面积23276亩,粮食总产量7276吨,水产品总产量为13310吨,渔业产值1.73亿元。土特产有:虾皮、大黄瓜鱼、紫菜、梭子蟹、茶叶、摈榔芋、芹菜等。
[历史人文]秦屿镇古时在海域之中,宋代称縻屿,因岛上有“榛树”而得名,状若莲花,又称莲花屿,古来就有万古雄镇之美称。秦屿历史英雄贤士辈出,明嘉靖、天启年间,程伯简、张鸾三、陈氏姑娘等在此率众抗倭、抗盗而壮烈献身,今有“忠烈祠”、“义勇祠”等遗址。
[旅游资源]秦屿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异常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和天然浴场牛郎岗海滨度假区;唐灵峰古刹、明嘉庆冷城抗倭古堡、南宋朱熹讲学石湖书院、清定海保卫战爱国将领张朝发墓等文物古迹众多。
[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全镇总体规划编制、集镇规划区内10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测量、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洋里溪、吉溪流域河道水面线推求成果;拥有秦川大道、玉池路、金灵路、求是路等20条主街道,除海岛村外,村村通村道,路面实现水泥硬化;中心村供水、供电、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
[经济社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秦屿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首批发展与改革试点城镇,福建省首批“三农”试点乡镇,福建省20个重点中心镇之一,是集旅游、商贸、金融、娱乐为一体的太姥山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全镇已逐步形成以水产品加工、旅游产品、服装针织、机械配件、石板材加工为支柱,多种行业协调稳步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九洋”牌虾皮、“绿雪芽”有机茶、“一雄”光学望远镜系列、“石兰”牌紫菜等众多的名优特产品挤身国家级、省级名牌行列。2007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20.77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8.17亿元,农业总产值2.6亿元。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0.21亿元。
秦屿镇位于福鼎市东南部,是福鼎市域次中心,太姥山旅游服务中心和我省20个小城镇建设中心镇之一是宁德市唯一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争创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的单位。镇区面积116.7平方公里,辖有3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3万人。秦屿四季分明,山海丰富,境内拥有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牛郎岗天然海滨度假区。海陆交能便利,已竣工的小元当千吨级交通码头可与全国各大港口通航,省道沙吕线贯穿境内,兴建中的福宁高速公路和已列入铁道部干线规划的福温铁路均贯穿境内,并设有太姥山互通口和县级火车站。
近年来,秦屿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秦屿人民以建设闽东滨海旅游文明城镇为目标,立足山海优势,提出并实施"海洋强镇"、"工业富镇"、"旅游兴镇"、"文明促镇"这一战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长。2001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0.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8 元。尤其是该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已形成水产加工、"三车"配件、石板材加工、服装针织、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加工六大骨干待业的为支柱,机械、建材、食品等各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全镇拥有大小企业300多家,其中有3家与日本、香港和台湾客商联营的外向型企业,1家台商独资企业。省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与日本、香港客商联营,精深加工红、丁香鱼等特色海产品,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年直接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雄光学有限公司生产望远镜与天文望远镜长期定向销往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年创产值达3000多万元,被列为闽东十大高新科技生产项目之一;永克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引进日本等先进生产技术,新研制的"特氟隆"和"信京滨"等化油器节气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7项专利证书,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旅游产品开发企业档次不断上规模,工艺龙头企业郑源工艺有限公司生产红檀、黑檀等系列茶具,畅销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东方板材厂为龙头的石板材加工企业、以友谊针织厂为龙头的服装针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目前该镇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6家,超百万元企业有45家,2个品牌创省级名牌。
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该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通过成立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建立引进新品种风险基金,成立蔬菜服务公司、农业信息咨询部,组编《农业信息》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广泛为农户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镇已开成了50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000亩优质蔬菜基地、2000亩名优水果基地、1000亩福鼎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绿雪芽"有机生产基地和高产紫菜养殖和加工基地等五大高优农业生产基地,拥有21台全省最多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建立了13个科技示范村,涌现出300多户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户。逐步实现了农田高产化、排灌自流化、耕作机械化、品种优良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旅游经济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近年来,该立足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区位于境内的优势,紧紧抓住新世纪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大兴旅游这篇文章,大力挖掘旅游资源。牛郎岗海滨浴场位于该镇东南海滩,距集镇8公里,太姥山20公里,与太姥山衔接成龙,实现配套服务,浴场海浪平缓,沙滩明净,其周围礁石经千年海浪冲刷,造形各异,形成鸳鸯礁、鹰嘴岩、织女洞、海上一线天、小龙须等自然景观,是踏沙、戏浪、垂钓、拾贝、度假、观光的海滨旅游好去处。该镇提出把牛郎岗建设成为太姥山旅游大观的海滨生态旅游示范区,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修编了景区详规,完善了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现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实现食、住、行、购、娱等一条龙服务。在此同时,该镇党委、政府已把联动发展太姥山和牛郎岗旅游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动新一轮创业的大事来抓,大力改善软硬环境建设。以名山为媒,以特色海滨风光为媒,积极开发和储备旅游建设项目,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推介、促销、招商活动,并在政策上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服务环境,寻求各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开发。同时,大力开发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土物产品、海产品旅游纪念口,发展区域文化、旅游文化、畲族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等各种特色文化,扩大旅游宣传覆盖面,拓展客源市场。太姥山风景区和牛郎岗海滨度假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力量尚未挖掘。如今,兴办旅游业已成为秦屿5万多民众的生财之道,旅游工艺品加工、宾馆、娱乐第二、三产业正在该镇蓬勃兴起,该镇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实现闽东滨海旅游城镇、文明城镇、工业卫星城镇的目标,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将有力推动秦屿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加快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