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胆募 经穴别名。即日月。

位置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上,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局部解剖: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胁痛,呕吐,吞酸,呕逆,黄疸,乳痈。现多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溃疡等。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丘墟、阳陵泉、支沟,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疼痛。

配内关、中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主治呕吐。

配大椎、至阳、肝俞、阴陵泉,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黄疸。

文献摘要《甲乙经》:足太阴、少阳之会。

《甲乙经》:太息善悲,少腹有热,欲走,日月主之。

《铜人》:治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

《金鉴》:呕吐吞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