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奥林匹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头脑奥林匹克

简介头脑奥林匹克(Odyssey of the mind简称OM)1978年发源于美国,这个被看作是“培养未来美国人”重要途径的比赛,旨在考验青少年的创造精神与团结精神。

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的赛场里有一块神秘的区域,至今它的面纱还没有被撩开,并可能永远不会被撩开,它就是即兴题的赛场。与长期题的赛场允许观众观摩不同,即兴题比赛时,教练、家长、记者、竞赛工作人员、非本赛题的裁判等都不能进入即兴题比赛的房间和区域。只有参赛的队员和裁判才知道赛题是什么。但要从参赛队员和裁判口中打听到即兴题也不可能,因为根据竞赛规则,参赛队员和裁判在整个创新大赛结束之前不得向任何人透露题目,否则属违反竞赛规则,将受到取消竞赛资格的处分。

历史:1976年由美国新泽西州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授米克卢斯(Samuel Micklus)教授发起。从1978年开始,每年在美国举行一次世界决赛。

现状:国际: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参加。里根、布什、克林顿等前总统以派夫人参加颁奖大会、发表录像讲话、给参赛队写信等形式表示对这一活动的支持。

国内:1988年上海首先开展了这一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中国地区竞赛。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市开展了活动。我国先后派出20多支参赛队参加世界决赛,获得过八次冠军、六次亚军。

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还每年举办头脑奥林匹克夏令营,进行交流、集训、旅游等活动。每年还以普及为目的举办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擂台赛。许多中小学校已把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作为科技活动课排入课内。

誓言:让我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让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

让我用我的创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宗旨: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十条原则:团体努力、扩散思维、独立解题、人人出力、学得愉快、正面鼓励、正确引导、鼓励“差生”、从小抓 起、广交朋友。

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题目:长期题——在赛前六个月公布,让七名队员组成一支参赛队,在教练的指导下解题。内容涉及车辆、建筑、旅游、考古、广告、买卖、金融、环保等。

风格——用艺术表演的手法体现长期题的解题过程,要给解题方案确定一个主题,并进行幽默的、创造性的艺术表演。

即兴题——竞赛时当场公布题目,当场由参赛队完成解题。有语言类、动手类和语言动手混合类三种。

参赛对象: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赛。

活动日程:9月——10月 申请成为会员单位,会员单位可以得到长期题、可以参加竞赛。

11月——12月 教练培训、报参赛题目。

12月—— 2月 各参赛队作赛前准备。

2月—— 3月 中国地区竞赛(在上海)。

5月—— 6月 世界决赛(在美国)。

个人赛:另外在上海,还有各类以个人形式开展的比赛:

1.擂台赛

时间:11月

2.万人大挑战

时间:5月

3.沙龙活动

时间:暑假

三项比赛大都设置了制作承重结构、小车及混合类型的题目,每年的题目会有些许不同。

还有一种是没个区所有的学习一起到一个学校去比赛,大约在11月左右,可以计到高考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