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五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五会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

位置: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第四、五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内侧缘。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足临泣。

主治:目眦痛,耳鸣,乳房胀痛,足跗肿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配伍:配睛明、瞳子髎、风池,有祛风明目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痛。

配乳根、膻中、足三里,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乳痈。

文献摘要:《甲乙经》: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铜人》:治内伤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

《大成》:主腋痛,内损唾血,足外无膏泽,乳痈。

《席弘赋》:配三里,治耳内蝉鸣,腰欲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