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草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科 名:蜥蜴科

台湾草蜥

中文名:台湾草蜥

学 名:Takydromus formosanus

属 名:takydromus

食 性:以小型节足动物为食。

分 布:台湾。

形态特征:全长20-22公分,背部以茶色为主,体侧呈绿色。计有3对咽头鳞,2对股孔。台湾草蜥的腹鳞是方形,身体极为细长,尾长几乎是体长的两倍。在当地有“蛇舅母”的俗称。台湾草蜥腹鳞有八列,背面为深褐色,腹面为浅褐色,体侧由吻端至尾基有浅灰色的色带。台湾草蜥在腿基鼠蹊部有鼠蹊孔,这是一种皮胃腺,为其排盐器官。鼠蹊孔的对数可以作为辨认的标准。台湾草蜥有二对鼠蹊孔,也是它的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栖息于台湾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区。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