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无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成语 名下无虚

发音 míng xià wú xū

解释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意思是负有盛名的人必有实学。形容名实相符,名不虚传。

出处 唐·姚思廉《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示例 今得幸遇,真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清·李宝嘉《官场显形记》第一回:“早觉他们一定要发达的,果然不出所料:足见文章有价,名下无虚。”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名不虚传

近意:名实相符

反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