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最早见于19世纪末期的眼科文献,1974年~1979年前苏联Fyodorov对这一手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在世界各地发展较快,我国1978年开始普及,目前有一些医院还在做这种手术。该手术的原理是用钻石刀在角膜的前表面旁中心区及周边区作深层的放射状层间切开,使眼压作用减弱,从而使角膜的中央部分变得扁平,降低其屈光力,近视状态随之减少或完全被矫正。该手术可以作为治疗近视的一种手段,但目前还不够完善,预测性差,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等影响远期疗效。最近有微小RK手术的报道。

手术适应症:年龄18岁~50岁;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屈光度-2.00D~-6.00D的近视;矫正视力达1.0以上;无任何眼疾者。手术并发症较多,如眩光、视力波动、过矫、欠矫、角膜损伤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