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郡
扶风郡:据《魏书·志第七·地形二下》记载,“扶风郡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为中地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右内史,太初中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后改。”也就是说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是西汉的政治中心。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百家姓〔马〕羽音。扶风郡。系出赵姓。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以为氏。汉
有马援。
今陕西宝鸡设有扶风县。
扶风郡:据《魏书·志第七·地形二下》记载,“扶风郡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为中地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右内史,太初中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后改。”也就是说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是西汉的政治中心。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百家姓〔马〕羽音。扶风郡。系出赵姓。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以为氏。汉
有马援。
今陕西宝鸡设有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