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茶
【婺源茶简介】
婺源盛产绿茶。婺源绿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三大特点,曾长久享誉欧、美、日和东欧诸国。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其1935年出版的《茶叶全书》中称:“婺源茶不独为路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
婺源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寒署温度分明,加上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喜温、耐湿、好雾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早在唐代以前,人们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
婺源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中,饱受雾露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制成的绿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
【婺源茶史】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为著名茶区。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载:婺源之谢源茶为全国六大绝品之一。明清时,号称婺源“四大名家”的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被列为贡品。济溪上坦源茶叶脉洁白,香馥味醇,曾获嘉靖皇帝赏赐匾额。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有歙州(当时婺源属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不得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
宋朝,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宋史*食货》中对茶叶有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的记载。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并开始精制外销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美国威廉*乌克斯在所著《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
清代中叶,是婺源绿茶外销盛期,茶叶产量较高。据民国史料记载:“在昔茶叶繁荣时期,每年产茶约五万担。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因“洋茶生产日多,华茶不能直接运销,而由洋商购去掺以洋 茶,以伪乱真,使华茶声誉不振,......”,婺源绿茶生产由此而逐渐衰落。清乾隆年间,婺源绿茶开始大量出口外销,成为英国贵族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宣统二年,龙腾人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种珠兰、茉莉花数千盆为窨花之用,其花茶获农工部金奖。后俞仰清精制“珠兰龙井”,在1915年的美国“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上获金奖。
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年产茶叶5万担,跨入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行列。1986年年产茶叶8.7万担,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产量。
【婺源茶品种】
婺源茶叶品种繁多。建国前,外销茶有珍眉、针眉、抽贡、凤眉、贡熙、窨花茶、三角片、绿茶粉、寿眉、白毫、银针、炒青等。建国后,1981年“雨茶一级”和“贡熙一级”获国家优质产品奖;1982年“婺源茗眉”被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特针特级”、“特珍一级”和“雨茶一级”三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 “特珍特级”、“特珍一级”和“雨茶一级”三个产品,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灵岩剑峰”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国家级名茶”称号;1999年,“AA级大鄣山茶”获99昆明世博会金奖。
江西省的婺源﹐是个出产名茶的地方﹐所产婺源茗眉茶﹐多次评为全国\江西省优质名茶 。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好﹐品种优良﹐加工精细﹐故品质上乘.茗眉茶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 高﹐滋味鲜爽甘醇﹐因而享誉。
婺源古代文化传统深厚﹐普通民居建筑﹐仍存古代雕塑工艺的遗风。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茶俗,别具特色 。
婺源人喝茶﹐可分三类﹐这就是文士茶 ﹑富士茶和农家茶。
文士茶﹐招待的对象是文士。茶具清雅精致﹐侍茶者穿中装褶裙﹐富文化色彩 。
富士茶﹐茶具华丽精美。侍茶者穿绸子长衫﹐茶席气派富贵豪华﹐招待对象是富人 。
农家茶﹐茶具粗糙古朴﹐侍茶者农妇衣装﹐气氛随和亲切﹐纯粹农家的田园风味。当然,所用的都是很好的婺源茗眉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