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鬲

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汉以后少见。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大甸子村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的彩绘陶鬲,即是专门为死者制作的明器。
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汉以后少见。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大甸子村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的彩绘陶鬲,即是专门为死者制作的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