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理环境】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 ( 北纬36°41′至37°08′,东经121°11′至121°51′) ,地处威海、青岛、烟台三市的中间地带,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济威铁路、309国道和青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市区至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汽车路程均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境域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

乳山市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属典型的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累年平均日照数为2572.7小时,平均气温11.8℃,平均降水量744.4毫米,平均气压1013百帕,平均无霜期206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0%。 秋、冬季以北风、西北风为主,春、夏季以南风、东南风或西南风为主,累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2006年,乳山市户籍总人口57.4万人,人口密度为347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28个民族:汉族、佤族、拉祜族、朝鲜族、白族、傣族、彝族、满族、布朗族、纳西族、傈僳族、壮族、藏族、苗族、回族、哈尼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怒族、普米族、水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黎族、高山族、畲族,汉族占全市总人口的99.77%。

【历史概略】乳山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境内置育犁县。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 此后,境域先后属文登县、观阳县、牟平县。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境域分属海阳县、宁海州(1914年改称牟平县)。 数千年来,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文明。商、周时期,农、牧、渔业已很兴盛。汉时,人民已将柞茧用于缫丝制帛。隋时,采金业兴起。唐时,乳山口已成为与外埠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时,缫丝、制盐、酿造、食品等手工业已较发达。至清末,夏村、乳山口等地已成为规模较大的商贸之地。

1930年,境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32年,中共牟海县委建立。1941年2月,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707个自然村成立牟海县。是年3月7日,牟海县第一次参议员会议召开,宣告牟海行署诞生。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获得解放。1945年1月,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乳山口南岸的大乳山而得名),确定夏村为县城。1958年10月撤销乳山县,境域分划归海阳县、文登县及烟台市。 1961年10月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改属烟台市(地级)。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1993年7月,乳山撤县设市。2001年4月区划变更,乳山市辖两个省级开发区,15个镇(街道),601个行政村。

【经济状况】乳山市资源充足,物产丰富, 素有“金岭银滩”的美誉, 是著名的“水产之乡”、“水果之乡”和“黄金之乡”。年产对虾、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及各种鱼类贝类20多万吨,年产苹果、阳梨、板栗等20多种水果及干杂果20多万吨,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银、铜、铁等金属矿藏和大理石、花岗石、石墨、磷等非金属矿藏, 其中年产黄金10万两以上,居中国县级第五位,花岗石储量70多亿立方米。

乳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入选“山东省县域旅游品牌十强”。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岠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及圣水宫等众多景观, 其中银滩旅游度假区内长达20公里的沙滩和可同时容纳15万人的海水浴场,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是旅游、疗养、避暑和度假胜地。

乳山市经济发达,是中国最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现已形成拥有冶金、机械、电子、化工、食品、服装、玩具、建材等30多个行业、3600多家企业、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 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经贸合作关系,兴办外贸生产企业280多家。全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人均37795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名列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中游。

【荣誉称号】近几年来,乳山市先后获“全国县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市)投资环境100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安全诚信城市50佳”、“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山东省园林城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特产】乳山市地处黄海之滨,境内特产丰富,素有“金岭银滩”之称。位于市境东西两侧的乳山河、黄垒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区是重

乳山市

要的花生、水果产地,所产大花生以果大粒饱、色泽鲜艳、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所产水果有苹果、阳梨、桃、杏、樱桃等10余个品种,其中以苹果、阳梨、大樱桃最为有名,享誉国内外。全市海岸线长达185.6公里,广阔的海域盛产对虾、鹰爪虾、带鱼、鲅鱼、梭鱼、黄花鱼等80余种鱼虾;肥沃的海滩盛产泥蚶、杂色蛤、牡蛎等40多种贝类,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和“水产之乡”。

农副产品

乳山市种植业主要以粮油、果品、桑蚕生产为主,为山东省重要的粮油、桑蚕生产基地和果品大市。年粮食产量25万吨左右,花生总产6万多吨;拥有各类果园面积26万亩,年果品总产25万吨,

乳山市

盛产苹果、梨、桃、樱桃、板栗等;桑蚕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中国丝绸生产发祥地之一,现桑园面积1万亩。近几年来,乳山市坚持“一镇几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连续两年完成种植业内部调整10万亩,全市粮经比调整为1:1.3, 现已形成了崖子优质苹果、下初葡萄,白沙滩大姜、徐家林业育苗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大镇,培育出“垛山”牌果品、“白沙”牌大姜、“北丰”牌蔬菜等名牌产品。乳山农业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下一步,乳山市将依托特色产业大镇,以建设无公害农业基地为突破口,积极争创“绿色证书”,推进农业标准化、外向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跃。

水产品

乳山市海岸线长185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100万亩,盛产鱼、虾、贝等水产品100多种,年产量30万吨。海上运输以境内二类开放口岸乳山口港(可停泊三千吨级货轮)为枢纽,北去烟台166海里,东去仁川318公里、东京864海里。水产品有栉孔扇贝,爬虾,河豚鱼,牡蛎,螠蛏,鲅鱼,梭子蟹,毛蚶,杂色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