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华

浙江湖州越剧二团演员女,越剧旦角,浙江湖州人。1979年12月考入福建省厦门市越剧团。1981年结业于福建艺校厦门分校。同年随班并入厦门市越剧团,工花旦,唱腔承王派。1983 年调入浙江湖州越剧二团,先后主演了古装剧《相思奈何天》、《燕春归》等剧,唱腔韵味浓郁,以上两剧主要唱段皆录制成盒带出版。1985年参加全国越剧广播大奖赛获演唱奖。1986年获“新花奖”。1987年剧团合并称湖州市越剧团,她任主要演员。在《魂兮归来》、《双轿接亲》等古装戏中任主角。1990 年参加浙江省新剧目调演获青年演员一等奖,又获江、浙、沪、闽电视大奖赛“越剧新星”称号。1997年参加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主演现代戏《男人不在家》,获优秀表演奖,并获“十佳”称号。
为二级演员。
出生:1964年9月6日,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一日
桐庐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俞建华男 1965年11月出生,汉族,1990年2月入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
1984.09-1986.07 杭州市法律学校法律专业学习并毕业;
1986.07-1988.06 桐庐县毕浦乡司法助理员;
1988.06-1993.03 桐庐县监察局监察科科长;
1993.03-1996.08 中共桐庐县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1996.08-1999.11 中共桐庐县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室主任;
1999.11-2001.10 桐庐县窄溪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1.10-2002.12 中共桐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2002.12-2005.04 中共桐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桐庐县监察局局长;
2005.04-2005.07 桐庐县富春江镇党委书记;
2005.07-2006.09 桐庐县富春江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6.09-2006.12 桐庐县富春江镇党委书记(辞去人大主席);
2006.12- 中共桐庐县委委员,桐君街道党工委书记。
浙江省书法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字驾沦,男,汉族,1944年11生于浙江海盐。1972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校中国画系山水专业,1976年毕业后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自幼喜好书画,后得陆维钊指授,涉猎多种书体,尤得力于魏《长玄墓志》。以隶、行见长,隶书出入于汉《礼器碑》、《张迁碑》与清人伊秉绶,得沉雄朴茂之致,行书早年受米芾、黄庭坚影响,后致力于颜真卿《祭侄文稿》与《争座位帖》,雄健多姿。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览"、1987年“第四回中日兰亭笔会”等,被收入多种作品集,在专业报刊发表或被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及刻碑。热心于老年书画教学工作,编有《书法》教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杭州市政协诗社社员,浙江老年大学副教务长。
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教师男,1963年11月生,江苏吴江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82年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中学体育教育。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苏州市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吴江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吴江市教育学会会员,吴江市陶行知研究会会员,吴江市中小学体育论文评审小组成员,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教科室主任助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校课题组组长;荣获“苏州市农村优秀体育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吴江市百节好课教师”、“吴江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吴江市教科能手”、“吴江市教学能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体育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吴江市人民政府授予“记功”奖励一次,三次受到市人事局、教育局“嘉奖”;2003年获苏州市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二等奖;所带运动队在历年的市运动会上均名列前茅,多次荣获市(田径、女篮)优秀教练员称号,03年被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称号;04年被苏州市体育局、教育局授予“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有五十多篇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获奖情况
2002年 吴江市教育局“百节好课”
2004年 吴江市教育局“教科能手”
2005年 吴江市教育局“学术带头人”
2005年 吴江市教育局“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