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ational English Proficiency Competi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简称NEPCS)。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英语学科竞赛,是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的重要奖励机制之一,是面向全国中学生举办的综合性英语能力竞赛。自从1991年至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8届,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台湾在内)逾六千万名中学生参加了此项竞赛。

本竞赛旨在落实教育部教基[1999]1号《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若干规定》文件要求以及教育部基教司关于中小学外语测试、评估手段改革的指示精神,在外语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配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深化中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教学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师生。通过竞赛活动产生的统计结果和数据将为全国各地各类外语教学研究项目及课题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检查和评估各地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加强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把中学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竞赛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成立以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要领导成员为主的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组委会,名单见附件二)。全国竞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竞赛的各项赛务组织工作和后续系列活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研部门可成立相应的竞赛组织机构,搞好竞赛的各项工作。

本竞赛初赛和决赛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命制赛题,命题原则是依纲(现行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标)靠本(现行课本)求新(多用新题型),既有同步性,又有水平度。各年级赛题以主观题(非选择题)为主,客观题(选择题)为辅,既考察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本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初赛时间在每年的11月中旬(星期日),决赛时间在每年的12月中旬(星期日)。初赛包括笔答和听力。决赛分两种方式,各地可任选一种:第一种是只参加笔试(含听力),第二种是参加笔试(含听力)和口试。本竞赛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避免仅仅选拔“尖子”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设奖,共设三种全国奖励等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部为师生同奖,另设优秀组织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均通过各赛区的决赛产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织机构根据决赛成绩确定。优秀组织奖颁发给成绩突出的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个人。一等奖学生名单将在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研究网站(www.tefl-china.net)、英语辅导报社网站(www.ecp.com.cn)和全国主要外语报刊上宣传表彰。

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暨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是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的一项重要后续活动,选手均从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的学生中择优选拔。此活动期间将举办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赛、全国中学生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并从中选拔优秀中学生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中学生英语冬令营等活动。

参赛时,考生应注意以下技巧和答题策略:

● 认真分析语境,读懂题干,掌握大意;

● 通过选项了解该题主要考查哪方面的知识;

● 注意抓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楚它们与空格中所缺信息的逻辑联系;

● 借助排除法、补全法、还原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和情境分析法等方法解答难题;

● 始终注意保持“两个平衡”:语法平衡和逻辑平衡,即既符合语法有符合事理;

● 选择答案时要防止望文生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注重对背景文化、习惯表达以及生活常识等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总之,把答题始终置于具体的语境分析中进行;并养成全面分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失误,保证答题的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