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绍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柯绍忞(公元1850—1933年),宇凤荪,号蓼园,山东省胶州市人。早年丧父,柯母出自读书人家庭,湛深国学,善诗。绍忞学习,受母亲教诲很深。

柯绍忞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编修,擢国子监司业,提督湖南学政,改授翰林院侍讲,转侍读,授贵州提学使,署学部右参议,充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提升为典礼院学士,授山东宣慰使,督办山东全省团练。清帝退位,民国成立,柯绍忞仍为废帝溥仪侍讲,以遗老自居。

民国三年,被选为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议员,他都没有就职。后来又任命他为清史馆馆长,兼清史稿总裁,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委员长,故宫博物院理事。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徐世昌、执政段祺瑞,曾先后延请他主持学术机构,他除了接受主持纂修《清史稿》的职务外,其余皆不肯担任。

柯绍忞用了较多的时间研究《元史》,是继洪钧、屠寄之后,在治《元史》方面成就较大的一位学者。他所著的《新元史》,计二百五十七卷。

明修《元史》,不满人意。虽经清代邵远平著《元史类编》四十二卷,魏源著《元史新编》九十五卷、洪钧著《元史译文证补》、屠寄著《蒙兀儿史记》等增补考证,但是还有不少遗漏。柯绍忞在这些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可惜的是他的《新元史》,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而且是采用历代旧史的重修办法,屋上加屋,卷帙浩繁,虽然他用力很深,但以后研究元史的人用他的史料,都深感不便。加以书首未有《叙例》,更看不出他著书的义例。

当此书编写成功,正是民国八年徐世昌任大总统时间,徐总统下令把该书列为正史,改二十四史为二十五史。随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为了拉拢前清遗老,授与柯绍忞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尽管如此,《新元史》能否是元代历史或蒙古史研究的顶峰,国内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柯绍忞除《新元史》外,还著有《新元史考证》(北京大学铅印版本)。据说《清史稿》中的《天文志》、《时历志》、《儒林传》、《文苑传》、《畴人传》等,都是由他来主纂的。此外他还著有《盖喀图传补注》一册,《译史补》六卷(由北京大学出版),以及《蓼园诗钞》五卷(由中华书局出版)。而尚未出版的有《十三经附札记》、《春秋谷梁传注》、《尔雅注》、《后汉书注》、《文献通考校注》、《蓼园文集》等。

柯绍忞是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女婿,所以,他文拟庐陵(欧阳修),诗仿昌黎(韩愈),诗文都接近唐宋八大家风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