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生

1.政协镇江市副主席高级会计师。男,1937年出生,江苏镇江人。毕业于南京农机校。曾任江苏省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农业会计学会理事,江苏省镇江市财政局长,政协镇江市副主席等职。现任镇江市人大副主任。长期从事农业经济、农业财务会计、财务实务及理论研究,曾荣获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专著《国营农场成本核算》,1989年获市首届哲学社会学成果一等奖;合著《国营农场财务管理》等,其中《职工家庭财务会计》在中国财政学会全国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评选中获鼓励奖;主编《探索新的理财之路》和《走出低谷》;主审《财务报表及分析》一书;撰写《论货币资金保有量的探讨》、《论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障碍》等数十篇论文;曾多次参加财政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性会议。
2.山西大学教授(图)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6年 1月2日
籍贯: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镇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院长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先后在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学习。现任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研究系列高级支撑评审委员会,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省学位委员会社科评审组成员,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学科组成员,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监事。
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地方志》等国家、省级杂志报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论著4部230余万字,参编、参著5部50余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省社科、省软科学课题7项。
主要论文
1.山西票号业务总量之估计,山西大学学报,233-239,2007-5,一B级,排名:1
2.西口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演进中的异化与传统,山西大学学报,第二期7-12页,2007-3,一B级,排名:1
3.浅析西口在北路贸易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总第88期第23-29页,2007-12,一B级,排名:1
4.晋商信用制度启示,经济问题,2007年11月第126-128页,2007-11,一C级,排名:2
5.中国文化传统演进中的异化与传承,纵论晋商与西口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年16-28页,2007-10,二B级,排名:1
6.中国文化传统演进中的异化与传承-一个基于文化史视角的"西口文化"界定,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9月3日第8版,2006-9,二B级,排名:1
7.山西保矿运动与阳泉旅游开发,山西争矿运动史料与研究(论文集),2006年第271-279页,2006-9,二B级,排名:1
8.浅谈晋商与山西争矿运动,山西争矿运动史料与研究(论文集),2006年第285-289页,2006-9,二B级,排名:2
9.晋商文化源远流长<大学里的精彩报告论文集(第二卷)>,国防工业出版社大学里的精彩报告论文集(第二卷),151-166,2006-5,二B级,排名:1
10.试论山西票号委托代理中的信用问题,中国晋商研究(晋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4月,2006-4,二B级,排名:3
11.晋商商号治理结构中的信用决定机制,太原大学学报,第1期1-5页,2006-3,二B级,排名:2
12.试论晋商信用的历史制度分析模式,山西大学学报,第6期第76-81页,2006-11,一B级,排名:1
13.对晋商股份制产生动因的探讨,生产力研究,第10期82-83,2006-10,一C级,排名:2
14.乾隆年间河东盐商经营贸易额的估算,盐业史研究,第2期27,2005-6,二B级,排名:2
15.晋商在日本学者眼中,新晋商,2005/3-4,2005-4,二A级,排名:2
16.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析,新型工业化要走集约发展的道路(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03,2005-3,二A级,排名:1
17.重复博弈与晋商信用机制,《晋商巨擘》晋商.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70-78页,2005-12,二B级,排名:2
18.对晋商制度变迁方式.类型的基本判断,《晋商巨擘》晋商.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15-125页,2005-12,二B级,排名:2
19.偶为高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读《多学科视野中的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山西大学学报,第六期51-52,2005-11,一B级,排名:1
20.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 以山西票号为例,纵论国有企改革国企的出路——改制.创新.战略调整,2005年163-174页,2005-11,二B级,排名:2
21.晋商.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01,2005-1,一B级,排名:2
22.浅析清代晋帮茶商经营方式、利润和绩效,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03,2004-9,一B级,排名:1
23.晋商:为何走的那么遥远,山西经济日报,2004/08,2004-8,二B级,排名:1
24.晋商研究的制度分析方法,经济问题,2004/07,2004-7,一C级,排名:3
25.另一种目光回望晋商,山西经济日报,2004/07,2004-7,二B级,排名:1
26.晋商意识形态分析,沧 桑,2004/1-2.50,2004-4,二B级,排名:2
27.如何叫响晋商文化牌,山西经济日报,2004/02,2004-2,二B级,排名:1
28.诚信是一种经济行为,山西经济日报,2004/11,2004-11,二B级,排名:1
29.晋商研究述评,山西大学学报,第六期30,2004-11,一B级,排名:1
30.晋商制度变迁方式分析,税收与企业,2003-9p60-62,2003-9,二B级,排名:3
31.晋商信用及历史启示,山西社科联,2003-9,2003-9,二B级,排名:1
32.山西票号错失变迁机遇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税收与企业,2003-8p60-62,2003-8,二B级,排名:3
33.晋商信誉的经济学解析,税收与企业,2003-7p61-62,2003-7,二B级,排名:3
34.山西票号两分离制度及历史启示,税收与企业,2003-6p60-61,2003-6,二B级,排名:1
35.山西盐商寻租行为的社会成本分析,学术论丛,2003-5,2003-5,二B级,排名:1
36.晋商开拓创新精神对现代企业的启示,税收与企业,2003-4p61-62,2003-4,二B级,排名:3
37.晋商非正式制度简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2:p41-44,2003-4,二B级,排名:1
38.山西商人近代化转型失败的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2003-3,2003-3,二A级,排名:1
39.明清时期山西市镇与晋商活动简析,税收与企业,2003-3p61-62,2003-3,二B级,排名:1
40.晋商股份制及历史启示,税收与企业,2003-5p59-61,2003-3,二B级,排名:3
41.山西盐商寻租的成本收益分析,学术论丛,2003-2,2003-2,二B级,排名:1
42.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之比较-----传统文化在商业运营中的作用,沧 桑,第2期第34-37页,2003-2,二B级,排名:3
43.晋商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税收与企业,2003-12p62-63,2003-12,二A级,排名:2
44.山西会馆考略,中国地方志,2003增刊,2003-12,二B级,排名:1
45.山西票号第三次合组银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税收与企业,2003-11p62-63,2003-11,二B级,排名:3
46.晋商的产权制度及其管理特色,税收与企业,2003-10p60-62,2003-10,二B级,排名:3
47.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与晋商的衰落,山西大学学报,2003-1,2003-1,一B级,排名:1
48.企业传统文化在商业运营中的作用,中国软科学,2003-1,2003-1,一A级,排名:1
49.从晋商信用分析当前企业的信用危机,山西统计,2002-09,2002-9,二B级,排名:1
50.明清山西典商的衰落及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3,2002-9,二A级,排名:1
51.中国经济史学会2002年年会暨市场发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第三期150,2002-9,一B级,排名:1
52.晋商与传统文化,晋阳学刊,2002-4,2002-7,二A级,排名:1
53.试析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历史作用,生产力研究,2002-4,2002-7,一C级,排名:1
54.晋商与山西戏曲的关系,晋中师专学报,2002-1:p13-17,2002-3,二B级,排名:1
55.政府与山西盐商的设租—寻租关系,学术论丛,2002-6,2002-12,二B级,排名:1
56.近代社会史的又一部力作,沧桑,2002-5,2002-10,二B级,排名:1
57.山西盐商进行寻租活动的原因,学术论丛,2002-05,2002-10,二B级,排名:1
58.明清山西典商特点浅议,山西大学学报,2002-5,2002-10,一C级,排名:1
59.晋商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几点作用,税收与企业,2003-1p58-60,2002-1,二B级,排名:1
60.明清以来山西典商的发展及原因,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1,2002-1,一B级,排名:1
61.明清山西典商的历史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2002-1,二A级,排名:1
62.换个角度看晋商,山西日报,2001-08-15,2001-8,二B级,排名:2
63.晋商消费性支出对现代民营企业发展的启示,生产力研究,第4期第39-41页,2001-7,二A级,排名:1
64.两代人的情怀,山西日报,2001-6-26,2001-6,二B级,排名:1
主要著作
1.中国经济史,统编教材一级(国家部委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字数:43,排名:2
2.山西典商研究,专著一B级(专业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12,字数:50,排名:1
3.流金岁月:经理人时间管理艺术,译著一级(权威和专业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6,字数:20,排名:2
4.管理手法:经理人工作效率手册,译著一级(权威和专业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6,字数:21.4,排名:2
5.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专著一B级(专业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5,字数:48,排名:1
6.晋商研究,专著一B级(专业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字数:51.7,排名:1
主要科研项目
1.近世以来的财政体系与金融发展---基于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5万元,2007-11,排名:2
2.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5万元,2006-12,排名:1
3.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省、市自治区研究,资助额:0.7万元,2006-11,排名:2
4.晋商信用制度变迁研究,省、市自治区研究,资助额:10万元,2006-1,排名:1
5.晋商与徽商制度安排模式之比较,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0.2万元,2006-10,排名:1
6.山西能源工业发展研究,省、市自治区研究,资助额:1万元,2006-6,排名:2
7.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额:8万元,2003-9,排名:1
8.三晋文化古籍整理,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资助额:8万元,2003-6,排名:1
9.晋商制度变迁与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5万元,2001-12,排名:1
10.晋商股份制及启示,省、市自治区研究,资助额:2万元,2001-6,排名:1
获奖
1.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山西省第五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一,2007-12,排名:1
2.晋商研究,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三,2006-3,排名:1
3.晋商研究,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一,2004-6,排名:1
曾获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史志编纂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优秀社科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3.北京海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77年生于山东巨野。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2002年成立北京海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于煤矿安全,一直致力于煤矿安

全的提高。
4.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1985年大学毕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1999年入选上海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评为闵行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专业于消化科临床,注重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胰腺炎等诊治及研究工作。近5年来完成了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7项,发表在国家核心杂志上论著20余篇。
5.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总工程师男,1958年1月出生,江苏阜宁人,大学本科学历,物探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总工程师。
工作经历
1982年2月—1993年12月,在江苏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工作,任技术人员,分队技术负责。
1994年1月-现今,任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专业特长与主要业绩
主要精于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球物理勘查,尤以物探方法技术应用研究和物探与地质结合解释为特长。
参与勘查、研究及编写的报告有:“溧水航电异常地面检查”、“华东地学断面(江苏段)综合研究”、“长江中下游重磁化遥综合编图及解释研究”、“苏南铜多金属矿勘查研究”、“盱眙西南玄武岩区物探找水及研究”;润扬、苏通、泰州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四桥、杭州湾大桥、西堠门大桥、舟岱连岛大桥、胶州湾海湾大桥、厦门环岛路三期工程等大型路桥工程物探勘察;上海、乌鲁木齐等市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物探勘查。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中国大陆岩石圈厚度特征及其在金刚石原生矿预测中的作用”、“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地震波平均速度分布特征及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模式探讨”、“大剖面法在L地区浅层天然气预测中的应用”、“综合物探技术在地下目的物探测中的应用”、“物探技术在大桥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参加评审中心工作以来,参审了“江苏省淮安市赵集矿区庆丰矿段庆丰九开段无水芒硝、石盐矿扩储地质报告”、“江苏省邳州市四矿矿区高板桥矿段石膏矿详查地质报告”等报告。
5.前足球运动员

刘建生(1972年2月7日-),是一名已经退役的中国足球守门员,不过他比较出名的则是与假球、兴奋剂及吸毒的关系,成为中国足球界比较敏感的一个话题。
1998年,刘建生效力的辽宁队在甲B联赛优势非常明显,最终提前锁定升级名额。但是此时就有其它俱乐部在甲B联赛最后阶段收买刘建生打假球的报道,最终辽宁与成都的比赛被中国足协裁定为消极比赛,处罚了相关教练。2000年,刘建生转会上海申花,接替刚刚转会离开的国门区楚良,在主力门将的竞争中领先于虞伟亮。但是不久后刘建生却突然再无出场机会,赛季结束后即被申花转卖回辽宁,作为曲圣卿转会的交换筹码之一。
此后刘建生在辽宁仍然有过非常出色的赛季表现。但是2004年,他又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被中国足协禁赛三年,由于当时已经32岁,实际上只能被迫退役。
2006年,已经离开足坛一段时间的刘建生突然被沈阳警方逮捕,原因是涉嫌吸毒、藏毒等。
6.西南大学教师

刘建生,男,汉族,四川长宁人,1955年3月生,研究生,法律硕士,副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政治系并参加工作,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重庆建筑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校党委统战部部长,党校副校长,校人事处处长,校党委委员,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政府党组成员,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重庆直辖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中共重庆市第二届、第三届党代会代表,团市委委员,九龙坡区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重庆市大中专招生委员会委员。现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正厅级)兼常务副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院长。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科技副县长”、“重庆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个人”、“重庆市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党政领导干部”。近年来,该同志主编并公开出版《公司法》、《经济法概论》等教材、著作五部,撰写并公开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7.太原科技大学教授( 1958- ),男,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12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塑性加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11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现代材料加工技术中心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大型铸锻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教学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锻压学会秘书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锻造新技术与理论、塑性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和模具CAD/CAE系统集成,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三十万、六十万千瓦低压汽轮机转子锻造技术研究”、机械部攻关项目“护环控制成形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新型火车轴精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三维塑性加工模拟技术研究”和“精密成形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科技开发项目20多项,共获科研奖励8项,其中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一等奖1项、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对塑性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基于NURBS法描述复杂模具型腔几何信息的统一模型、工件与模具动态接触边界自动处理技术、基于毛坯边界几何信息、内部场变量分布特征的自适应网格变密度模型及自适应网格自动划分/重分系统的核心算法、基于增量区间的分开迭代的变形与传热的耦合分析新方法等等,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较为齐备TFORM软件系统。完成了300-600MW电站转子和护环、核电大型筒体、机车和船舶用曲轴、火车车轮等大型锻造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和天津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4篇,出版专著1部,规划教材及手册3部。
主要学术论著
Mn18Cr18N钢热成形晶粒变化的模拟研究
大变形有限元中二维网格自动重分技术
大型护环热成形新技术的开发
大型简体翻孔工艺及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
动态接触边界的自动处理技术
护环扩挤复合成形新工艺的模拟研究
曲轴RR法镦锻成形的数值模拟与缺陷预测
8.清丰县人刘建生刘建生 清丰县人,1954年9月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入党。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在清丰县阳邵乡、市委组织部工作,历任干事、副科长、科长、副县级组织员等职务。现任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副书记。刘建生任区委副书记以来,开拓进取,贴进群众,求真务实,分管各路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狠抓了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干部队伍教育、考核和规范化管理,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创造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考核干部的新经验。通过开展乡镇党委集中活动,“争创”活动,后进支部整顿、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及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运行机制等,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信访工作中,以解决信访疑难案件为突破口,深入基层,耐心工作,化解矛盾,使信访案件逐年降低,1995年市区信访工作被市委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做得最好的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他坚持一手抓治安稳定,一手抓政法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以“严打”为主的各项措施。1994、1995年连续两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名列全市榜首。他分别于1990—1993年连续被市委命名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他作为市人大代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在1994年召开的濮阳市三届一次人大会上他提出的“加快市直中小学建设,优化市直教育环境”的建议,被市人大、市政协评为优秀建议,并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