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中学

南昌市第一中学简称南昌一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称“江西大学堂”,后改称“江西高等学堂”、“江西省立第一中学”。1949年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当时南昌市的四所省立中学(省立南昌一中、省立南昌二中、省立南昌女中、省立南昌女职)合并,组成省立南昌联合中学。1953年春,学校划归南昌市领导,改名为南昌市第一中学。后划分出一部分为南昌第二高中(即后来的南昌第六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南昌市第一中学下迁南昌县,并一分为四。
1983年,经南昌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南昌六中改回南昌市第一中学,保持了南昌第一中学的历史连续性。从南昌第一中学,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老革命家和沉勇坚毅的热血青年,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从南昌第一中学,走出了十七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走出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昌一中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及一批“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百余人次的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获全国及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学校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全国及省级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以及生物、计算机等各项竞赛中均取得了优秀成绩还在省市历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连续六年保持南昌市游泳比赛团体第一名,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电教基地”、“电教示范学校”、“优秀体育传统学校”、“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南昌市“先进团委”。
学校实行了外国语高中班的“三优教学”,率先实施教师竞争上岗和待岗培训制度,高中外国语班大批同学获得六级、四级外语合格证,外语班高考升学率连年达99%,2001年更取得了全市高考目标考评一等奖,艺术特长班同学连续四届百分之百升上大学,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学校同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基地关系,与北京师大附中、北京101中学等建立了校际联络网。学校先后与日本高松中学、歧阜县厚见中学建立了友好联系,与德国斯图加特圣布拉辛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两地师生互访交流。南昌一中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对外开放型的现代学校。
南昌一中在对学生的外国语特色教育重视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自2000年来,南昌一中高考升学率均达到92%以上,外国语班高考升学率达99%,获南昌市高考教学目标管理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优秀生增长率高达59%,成为市属学校仅有的一所全面完成南昌市高考四项教学指标的学校。在省级及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以及生物、计算机等各项竞赛中均取得了优秀成绩。数以百计的学生在全国、全省、全市的各科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使南昌一中升学、竞赛两翼齐飞,显示了强劲的实力,跻身于南昌市最优秀行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南昌第一中学积极拓展教育联系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的教育交流。学校同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基地关系,与北京师大附中、北京101中学等建立了校际联络网。学校先后与日本高松中学、歧阜县厚见中学建立了友好联系,与德国斯图加特圣布拉辛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两地师生互访交流。南昌第一中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对外开放型的现代学校。;
南昌第一中学作为江西省第一所公办中学,正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全省优秀重点中学行列,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