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斯越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笃斯越桔

种中文名:笃斯越桔,现被称为野生蓝莓

种拉丁名: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

种别名 :笃斯、黑豆树(大兴安岭)、都柿(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讷日苏(蒙古族语)

海 拔:900-2300

命名来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Sp.Pl. : 350. 1753]

中国植物志:57(3):156

组中文名:湿生越桔组

组拉丁名:Sect.Uliginosa Nakai

属中文名:越橘属

属拉丁名:Vaccinium

亚科中文名:越桔亚科

亚科拉丁名:VACCINIOIDEAE DRUDE

笃斯越桔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灌木,高0.5--1米(生于高山者植株高仅10--15厘米);多分枝。苎短而细瘦,幼枝有微柔毛,老枝无毛。叶多数,散生,叶片纸质,倒卵形,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2.8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形,有时微凹,基部宽楔形或楔形,全绿,表面近于无毛,背面微被柔毛,中脉、侧脉和网脉均纤细,在表面平坦,在背面突起;叶柄短,长1--2毫米,被微毛。花下垂,1--3朵着生于去年生枝顶叶腋;花梗0.5--1厘米,顶端与萼筒之间无关节,下部有2小苞片,小苞片着生处有关节;萼筒无毛,萼齿4--5,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绿白色,宽坛状,长约5毫米,4--5浅裂;雄蕊10,比花冠略短,花姓无毛,药室背部有2。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蓝紫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7--8月。

用 途:

野生蓝莓的一种,果实大小与大豆粒相当,酸甜,味佳,可用以酿酒及制果酱,也可制成饮料。

产地分布:

产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生于山坡落叶松林下、林缘,高山草原,沼泽湿地,海拔900--2 300米。亚洲分布朝鲜、日本、苏联,欧洲南、北均有,北美洲分布于东北至西北;生于叶林,泥炭沼泽,亚高山苔原和牧场,也是石楠灌丛的重要成分。

参考文献:

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Sp.Pl.350.1753;Dunal in DC.Prodr.7:574.1839:Komarov in Act.Hort.Petrop.25:214.1907;Nakai,Fl.Kor.2:71.1911et Fl.Sylv.Kor.8:62.1917;Kitag.Lineam.Fl.Manch.349. 1939;Sleumer inBot.Jahrh.71(4):484.1941;l Busch ln Kom.Fl,URSS 18:96.1952;东北木本植物图志457.图版144:361,1958;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211.圆4376.1974;Ohwi,P1.Jap,1046.1978;Makino,New 111.Fl.Jap.468.Fig.1872.1979;内蒙古植物志5:19.1980.

又名甸果、地果。杜鹃花科,常绿矮小灌木。多生于高山苔原带、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花常1-3朵集生于去年生枝梢或叶腋处。花小,钟状,呈绿白色;浆果椭圆形或偏球形,蓝紫色,有白霜。六月开花,七、八月结果。果可生食、酿酒或制果酱。叶可入药,具清热、收敛之功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