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端明
明代人。又名盛希道,谥荣简。生于饶平县(三点水加个恋字)州都大麻村(今属大埔县)。明弘治戊午(1498年)中解元,壬戌(1502年),自言能通晓药石,服之可长生,遂为陶仲文引进,以方术得到明世宗宠幸,召为礼部右侍郎。不久,拜工部尚书,后改授礼部尚书。明世宗屡加褒扬,但《明史》把他列入佞幸,说他食禄不治事,但供奉药物而已。晚年寓居潮州府城,倡筑潮州北门堤,以御洪水。卒年81岁,诏赠太子太保。
著有《程齐汇稿近稿医抄撮要》和《玉华子》等140卷,都已亡佚,遣留文字,在地方志书中多处可见。日本高阶经宣藏有他的手写稿5卷。
《医源资料库》:盛端明,明代官吏、医生(1470-1550年)。字希道,自号玉华子。潮阳(今广东潮安)人。弘治壬戌(150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性好医方,有求疗,不分贵贱,即治之。尝以《内经》、《素问》、《脉经》诸书为经,集历代名医所论著,分门为治法诸方,三十余年,宦辙南北,书稿自随,每遇奇方秘法,必录之,编成《程斋医抄》一百四十卷,弟简帙繁多,不能抄写,乡友腾氏撮其要者录之,成《程斋医抄撮要》五卷(15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