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昆仑山是中国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山。它西起帕米尔高原,逶逦东行,迄于四川西北部,长达2500千米。由于巨大的高度和长度横贯在亚洲中部,素有“亚洲脊柱”之称。西昆仓山地宽15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相对高出塔里木盆地4000~5000米。受塔里木河支流切割,西昆仑山地河谷多呈峡谷形态,河流上游则为沿山脉走向

的宽谷与盆地。西昆仓山降水较多,被人们称为“荒漠湿岛”,主要山峰如公格尔峰(7719米)、慕士塔格峰(7546米)、慕士山(6638米)等都发育有现代冰川,其融水汇成河,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的宝贵水源。在海拔3200—3700米的峡谷附近可见片片森林。往东冰川作用显著减弱,冰缘地貌却比较

突出。

东昆仑山已不在西藏自治区的范围。它沿柴达木盆地南缘折向东南,自南而北分为三支:南支是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中支为阿尔格山,向东延伸称博卡雷克塔格、布尔汉布达山和阿尼玛卿山(即积石山),后者主峰玛卿岗日峰海拔6289米;北支为祁曼塔格山。其中木孜塔格峰为东昆仑山脉的主峰,海拔6973米。“巴颜喀拉”是蒙古语,意为山色苍翠而富丽,藏语称它为“抹必力赤巴”,即黄河与通天河分界之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