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幻有:

●佛典对于一切现象的描述。亦即以假幻无实比喻诸法。谓诸法虽存,但并无实有之体性,犹如幻化之物,虽无实性却现有诸相。如《成唯识论》卷一所言,诸蕴之相,依缘而生,故是幻有。《大智度论》卷六云(大正25·101c)︰‘诸法相虽空,亦有分别可见不可见。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三论系的学者主张诸法幻有故空,法相系的论师则立依他起性为有。此即所谓的空有论诤,其中以护法、清辩二师的诤论最着。对此空有论诤,《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以为,两系论师之相互论难,并非相破,而是相成。以末代有情根器渐钝,闻说幻有,即执于定有。因此清辩等破有令尽,至毕竟空而得缘起幻有;又因闻说缘生性空,即谓为断无,故护法等破空存有,使得不异有之真性空。其中要义,在于幻有具不违空之‘有’义,及不背有之‘空’义。

此外,天台宗所立七种三谛中,以幻有为俗谛,即空为真谛。此是通教的教义。诸法乃因缘所生,其体真空。诸法之当相并非实有,而是幻有。故幻有乃是俗谛云云。

●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概念。又作“虚无”。与“真有”相对。说人世间的富贵荣华是暂时的,犹如幻象空花,皆非真有,切勿贪恋。王岱舆《正教真诠·体察章》云:“若认己与认主”“真有之与幻有,似此诸类,毫厘之分,相隔甚远,切勿混为一体”。《正教真诠·前定》又云:“梦中富贵,本是虚无;眼前贫贱,的非真有。超越生死关头,始得如如常在。此乃幻象空花,本是长途一寓,岂为实据哉?” (冯今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