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津镇

渣津镇地处湘、鄂、赣三省边陲,是修水县西部边界贸易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商朝(公元前16-11世纪),古艾侯国建都于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管辖津龙、古艾等2个居委会,板坑、长潭、渣津、莲花、朴田、西堰、司前、福星、石门、田西、紫鹿、水车、帅塅、东堰、长仑、龙坪等16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集镇人口2.1万人。财政收入达1000万元。先后荣获了“全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重点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街道”等殊荣。去年10月还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为“全国文明村镇”,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2008年,渣津镇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8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10625万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50万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440万元,增长16%,新增民营企业10户,引进资金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3元,增长20%;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生态农业达到12345目标:即创办绿色农产品基地 或农业龙头企业1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植树造林3000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扩蚕桑1000亩、油茶1000亩、早熟梨1000亩、毛竹和茶叶1000亩培植产业大户500户。
要实现上述目标,该镇将全力打造实力渣津,推进工业强镇、产业富镇、旅游兴镇和商贸活镇四大战略;培育文化渣津,挖掘古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特色文化。构建和谐渣津,实施民生工程、畅通工程、富民工程、平安工程。同时着力办好十件实事:即改造硬化村级公路20公里;新增水利设施5处,水库除险加固2座,疏竣渠道5000米;抓好渣津烈士大桥除险加固及集镇朴田桥新建工作;建设渣津中学后勤服务中心;引资建设渣津中心幼儿园和莲花小学;继续抓好17个新农村整治建设任务;建设扶贫移民安置点3个,安置移民约700人;硬化集镇路面5000平方米,铺装集镇彩板10000平方米;引资新建渣津广场商贸大厦,着手启动渣津中心广场改造工程;新建村部1个,建设10个省级达标村级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