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文昌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关文昌阁

该阁位于浚县城北关西北隅(今县直属库院内),座北向南。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宁时镆建,为“聚诸生徒讲诵场所”。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县薛凤翔及崇祯四年(1631年)知县张肯堂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县姚德题门额曰“文昌书院”。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院址南北向,长约75米,阔29米。甬道两侧,古柏参天,静雅宜人。阁建于高1米之平台上,六面柱形,攒顶建筑,飞檐挑角,下悬铁马,风动丁零作声。台南北筑七级台阶。阁二层,高20余米,每面阔4米,六面外各有1.7米宽台面。阁内塑文昌帝君及朱衣神圣左踏巨鳌提头戴笔之星。阁后建堂5楹,设义学于其中。《曾马合志》:“浚县梁通洛重修并建成戏楼”(后因戏楼濒临梨园而拆除)。后东侧建有道院。民国初年,墙垣及陪房旧址为飞沙淹没,惟阁巍然屹立。1944年春,新五军孙殿英部在城内旧县衙之东、北,构筑寨围据点,强行拆阁取材,致使这一极有价值的古建筑毁于一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